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前半生》告诉你:当妈后,为什么要远离焦虑?

(2017-07-25 00:20:39)
标签:

杂谈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 王璐

本文共2000字,阅读需要4分钟。多图预警,小心流量。

今天这篇文,并非科普,不涉吐槽。我不是儿童心理学专家,只是当妈后再看到剧中那些还原生活真实面貌的的“妈妈们”,感慨她们身上的焦虑,其实你我都有,她们挣扎的成长,我们更加需要!和大家一起讨论,欢迎充分发表观点。


你的焦虑,孩子感同身受


先来看剧:

表面波澜不惊,实则严防死堵,让闺蜜紧急查人的阔太子君,传递给儿子的是:“爸爸和妈妈会离婚吗?”

以为孩子看不出来,这样口是心非的低级欺骗,作为父母你们的心不会痛么? 

https://pic.wenwo.com/fimg/5693226094.jpg

还有此刻的子君、子群和她们的妈妈薛甄珠女士,简直是中国普通家庭的写真集———“恨铁不成钢”妈 “无才啃老”娃的无敌组合。

妈妈深入骨子里的“嫁不到好男人就过不好一生”的焦虑,让两个女儿将婚姻生活当成生命的全部,因此拼了命也要和身边那个男人撕扯纠缠,而不愿意将时间精力用来增加自我价值。难道“你若盛开,清风自来”,说的只是花花草草? 

https://pic.wenwo.com/fimg/5965726105.jpg

再来看看这位“全剧最惨”小宝宝,罗子群家的下一代,每次出场必哭的他简直让观众焦虑的神经绷紧到极致。

爸爸暴躁无能,妈妈软弱无依,外婆一味指责,家庭大战一触即发,经济状况捉襟见肘,焦虑无时无刻不裹挟着这对父母。对孩子而言,或许唯有哭闹,才能吸引父母那被生活撕碎的注意力。 

https://pic.wenwo.com/fimg/6160526074.jpg

反观凌玲与儿子冷佳清,则是“坚忍淡定”妈 “听话努力”娃的组合。

虽然做小三这件事本身让人不齿,但她这种欲擒故纵的从容,和忍辱负重的姿态的确堪称教科书级别。而彼时她净身出户的笃定,独立带娃的坚持,或许是儿子冷佳清毫不犹豫说出“我要跟妈妈在一起”这句话的底气。 

https://pic.wenwo.com/fimg/6826226095.jpg

反思:

中国家长往往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孩子小,他们懂什么!”

因此也很少能够将孩子当成同样拥有独立人格的一个“人”来对待,以为孩子的世界就只有粉色蓝色的泡泡,再看不到其他。

然而,即使再小的孩子(前提是心智发育正常),也会极其敏感的体会到父母对待自己的感情和态度,并对父母的情绪感同身受。因为这些小生命太过脆弱,他们需要依附你存活和成长,就必须体察养育者的内心活动,是从容喜乐,还是焦躁不安,从而决定自己的反应。说白了,这可能是动物本能。


你越焦虑,孩子越难养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这话可不单指父母在孩子教育方面的责任,更重要的是犀利的指出了父母人格特征对子女巨大的影响。

焦虑的妈妈很难养出心态平和、温柔自信的孩子,阴鸷的父亲也没法教育出阳光坦诚、善良乐观的下一代。这也是为什么无数人的婚姻生活、亲子关系模式都沿袭着自己父辈的步伐,甚至相似到“翻版”。

继续看剧:

雨夜,子君拉着平儿从前夫家狼狈逃走,平儿大哭,闹着要回爸爸家。

https://pic.wenwo.com/fimg/7017726106.jpg

子君忍辱带平儿搬到小房子,委屈又愤恨,平儿整夜哭闹不睡。

https://pic.wenwo.com/fimg/7060226075.jpg

子君出差,爷爷奶奶用玩具、大房子吸引平儿,子君深夜坚持要接回儿子,平儿不从。

https://pic.wenwo.com/fimg/7146526096.jpg

随着子君逐渐逆袭,听从贺函建议让平儿工作日待在爷爷奶奶家,周末接回。坦然放手后,孩子并没有因此不亲近妈妈,反而更多的感受到来自大家庭的爱和安全感。

https://pic.wenwo.com/fimg/7210626107.jpg

再来说说我带妞过程中的体会:

我家姑娘从满月开始,在抱着哄睡时经常定定观察我们的表情。有时她久久不肯入睡,我心生焦虑,拍她的力道加大、频率加快,她便开始哼唧哭闹,于是我更加烦躁的走来走去,还会板着脸问她,“怎么还不睡呀?” 结果哼唧变大哭,撕心裂肺。直到我妈将她接过去,微笑着、轻拍哼歌,她平静下来看着姥姥,不久便睡着。

我问我妈,你看着她大哭大闹心里不着急吗?

我妈看着怀里的小人儿说,年纪大了,看孩子怎么都是高兴,怎么会着急呢,再说,你着急,她只会更害怕呀!

我恍然,她那么小,并不明白妈妈此刻不悦的表情只是因为怕我睡的太晚会影响生长发育,她只知道这个日夜陪伴的人不对我笑了,于是便恐慌。

后来看《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讲到:新手爸妈带孩子应该首先放松自己,父母放松的肢体语言和表情姿态,会传递给孩子安全和愉悦,让“带孩子”这件事情变得更快乐。

反思:

养育孩子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场漫长的告别。这一路上时刻过度紧张,密切关注、处处呵护并不见得是好事;适时适度的放手和推开,或许更容易塑造孩子独立、自信的人格。退一步讲,即便是陪伴,1小时全情投入、轻松悠闲的高质量陪伴,远胜过心不在焉、神经紧张的一整天。最重要的是,enjoy your time with your child!



如何做,才能成为不焦虑的妈?


你希望你孩子眼中的母亲是怎样的?我相信99%的女性都会回答:从容、优雅、独立、自信、上进。不过问题是,怎样做才能让孩子眼中的你如此这般呢?

离婚前后的罗子君给我们做了最好的示范:

分不清“角膜、脚膜”,只知道购物、美容、哭闹、斗小三的神经质妈妈,想给孩子带来成长的快乐,让孩子由衷钦佩、为你自豪并且放心依赖,何其难也!

https://pic.wenwo.com/fimg/7297926076.jpg

当子君开始扭转心态,不再为离婚而奔溃,专注于提升自己,为工作面试认真准备时,孩子不仅没有因为妈妈不陪伴而哭闹,反而获得了儿子的肯定、鼓励。这样一个打不垮的妈妈,自然让孩子心疼、欣赏并自觉效仿,想要和妈妈一起成长。

https://pic.wenwo.com/fimg/7558926097.jpg

到子君入职辰星之前,平儿可以非常骄傲的对佳清说:“我妈妈也要和爸爸、凌玲阿姨一起工作了!”尽管引来一场闹剧,但至少孩子因为有这样一个妈妈而底气十足。

https://pic.wenwo.com/fimg/7839626108.jpg

反思:

养育,是母子并肩的一路修行。有很多女性为了养育出更优秀的孩子,逼迫自己从身体到心智、精神都不断修炼,最终不仅收获了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更收获了一个360度蜕变,让人惊叹的自己。

所以说,作为一个母亲,只要你努力丰富自己,那么你身上的光芒,即便再微弱,微弱到其他人都看不到,却总能照亮孩子的心灵。因为他们,总看着你的背影长大。

唯有人格独立,精神强大,不依附他人,并在某个方向上,不断奋进做更好的自己,才能彻底远离焦虑,成为孩子眼中最好的榜样。



http://pic.991kang.com/fimg/3312425012.jpg
王璐医生
北京 北京 北京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

更多内容请点击此处 ➔ 我的诊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