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点带面看大演

(2023-04-04 09:55:44)
标签:

2023

文学

现场

以点带面看大演

 

大约是二十年前吧,石台县主办目连戏研讨会,我应邀参加。从此,记住了大演这个名字,记住了与这个名字有关的历史人文,尤其记住了那部目连救母劝善的戏文。

今年仲春时节,又应邀参加石台县文联组织的文学采风创作活动,再次到大演乡。清晨,空中半明半暗,阴晴不定,随时可能下雨,是春天特有的模式。矮矮的天空下,密云如盖,车行在青山绿水间,薄雾与山岚萦绕,颇有些神秘的气息。根据活动指南,我们第一站到白石岭村。我这才知道,白石岭属于大演乡。

好像是从乡道入村道的当口,飘起了零星雨点,到得村中,点已成线,淅淅沥沥,峡谷间的村舍、树木、峰峦,一片空濛,像乡人尚未醒来的梦。不由想起

很多年前,也是在这样的时节,也是在这样的天气,初识白石岭。不一样的是,那次出发是午后不是清晨,那次在白石岭不是遇雨,而是遇雪,春暖花开时节难得一见的大雪。许多细节,都化成了岁月的尘埃。只记得那位年轻的村长,憨厚少言,总在不声不响,忙前忙后。我们一行大约有七八人吧,晚餐安排在村长家正中间的厅堂里,人和菜,都是满满的一大桌,各人面前碗筷和杯盏只能见缝插针了。天才擦黑,晚饭就开席了。村长本人似乎并没有落座,似乎总在上菜,总有上不完的菜。因为人多,一盘菜上来,三下五下就光盘了。撤下去,再上。再上,再撤下去……总之他都在忙。当然,同样忙碌不停的,还有灶台边,穿梭在油烟水汽间的村长的妻子,那位脸色红润、与村长一样见人微笑满面春风少言少语的女子。偶然得空,村长也上来陪我们喝几杯。他脸膛黝黑,看不出能喝多少,应该酒量有限,印象中,他妻子还曾出来“救驾”了。但记得颇清楚的是,喝点酒后,村长的表情开始活泛起来,话开始多了起来,而且很有些幽默感。他说,你们且慢慢吃,慢慢喝,我在村中的稻场上准备了柴禾,村里夜晚,没有别的娱乐,但黑漆漆的夜,是我们的资本,待会我们就围着烧篝火,爱唱歌的唱歌,爱跳舞的跳舞,爱说笑的说笑,我给你们端茶倒水,大家乐一乐,也不枉你们辛苦来一趟。来了不能白来,得记住点什么。村长闷葫芦里滔滔不绝的话语,更激发了大伙的兴致,酒又多喝了几杯。

村长前后判若两人,像变戏法似的。天也是,似乎村长的话音刚落,就听见有人惊呼:下雪了。可不是,屋外的场地上已经沙沙作响。等我们推搡着出门,又像变戏法,沙沙声消失了,只见漫天的鹅毛大雪,伴着风,伴着细雨,眼前忽然亮了许多。这种黑暗包裹着的空明,仿佛一个巨大的水晶球,惊得我们没一个人出声,只静立在那里,看雪。“篝火是玩不成了……”憨憨的村长还惦记着篝火。不烧篝火,也不再喝酒,今夜,我们就看雪。依稀记得,村长领我们分头到几户人家借宿。我们各自安顿好,又前后出来,到雪地里,浴雪,赏雪,话雪。待兴尽归来,鞋子已经精湿。好在村里都是石板路,在雪地里来来回回,并不泥泞,只累得各户主人不得不多弄几个火桶,帮我们烤鞋袜。

第二天醒来,天已放晴,迎面群山,已春阳高照。昨晚的一切,仿佛是个童话。但地上还满是积雪,从村道、梯田一直向山里延伸。山的高处,大约是风的作用,则已露出清溪的树梢。有薄薄的雾平铺在半山腰,呼应着村里人家的炊烟,掩映着高低错落的粉墙黛瓦,延续着童话的余韵余味,令人想起李白的两句诗:青荧玉树色,缥缈羽人家。

后来很长时间里,我们都不时谈起那位村长,那位有趣的好人。但有一天,却突然听说,他遭遇了不测。在带领乡亲们修村道的现场,出了车祸,不幸遇难。如此好人,为何不得善终呢?每每忆起他,大家嘴边总有如此痛惜之问。但回头一想,村长为乡里,为造福大众,为美好未来,埋头苦干,舍生忘死,岂不是大善?虽英年早逝,也算死得其所吧。

村长姓舒,白石岭村民多姓舒。因为记着村长的善,让我今次走在大演的街道、村庄、企业、店铺、馆舍,随处都是美好的感觉。石台全境,土壤富含硒元素,大演乡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大力发展硒产业和生态农业,硒米、硒茶、硒水、硒米酒,野花蜜、菜籽油、农家乐,茶园、果园、菜园、家园,精心守护一方山水,又实现乡村振兴,村民致富,此乃大善。中国建材援建项目,一对一,实打实,瞄准特色,精准帮扶,真正做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此乃大善。严子陵东汉高士,山高水长;吴应箕大明义士,千秋英烈;方志敏领导北上抗日先遣队,转战闽皖赣,旗映牯牛降,掩护红军主力完成万里长征;县文联利用自身人才优势,结对联系美丽乡村建设点,助推乡村文旅融合发展……随处皆善也。

一天的采风活动,雨中开始,雨中结束。这大演的雨,似乎也有情有义,迎来送往。雨中的大演,是半透明的;心中的大演,也是半透明的。世间许多人和事,皆如此,一面之交,或半面之缘,只得了一点印象,了解不深不透,都是半透明的。大演的历史名人吴应箕,今年因为作课题,于《贵池二妙集》中读过他的部分诗文,至于他和同集中的刘城何以被称为“贵池二妙”,没有深究,只记住了他国家有难、慷慨赴死的大义。大演曾经唱遍大江南北的目连戏,断断续续看过几场供游客欣赏的并不连贯的表演,也是一知半解,只记住了戏文中行孝和劝善的要义。

据说,“大演”之名,起因目连戏,定自吴应箕。吴应箕纪念馆旁有两棵香樟,已存千年,裸露的根柢几成化石。两棵树,早吴应箕600余年,苍郁至今。流连树下,抬头望它,颇觉它既似前世,也是今生,像那部劝善的戏文,既是善愿,也是善果。至于那“馆”,不知何故,年久失修,空余四壁,只留其名,足可纪而念之。

以点带面看大演

以点带面看大演

以点带面看大演

以点带面看大演

以点带面看大演

以点带面看大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