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市证券监管暴涨暴跌牛短熊长 |
分类: 证券监管 |
郝旭光
中国证券市场20多年的发展,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市场跌长涨短,牛短熊长,暴涨暴跌过多,严重制约了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是引起绝大部分市场参与者不满意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证券市场很少出现稳步上升的行情,也很少出现慢慢回落的情况,而是经常出现暴涨暴跌的怪现象及恶性循环。自证券市场成立以来到2008年底,处于上涨阶段的时间仅有5年零两个月,还不到交易总时间的30%;而处于下跌阶段的时间长达12年零10个月,占交易总时间的71%之多。市场下跌时间明显比上涨时间长,其间一共经历了14轮暴涨暴跌。当然,暴涨暴跌不是学术语言,只是证券市场的参与者约定俗成的一种提法,指的是涨得过快和下跌也很快,大起大落,顶点到底点,底点到顶点时间过快,幅度过大,人们可以通过对中国证券市场真实运行情况的考察看到这个特点。
根据从1993年以来到2008年底约4000个交易日的交易数据统计,可以看出我国证券市场的大幅度波动的天数占总交易天数的比例明显多于美国和日本。
例如,1955~2008年,美国证券市场涨跌幅度超过5%的交易日总计也不过只有17个,而我国在2008年一年,证券市场涨跌幅度超过5%的交易日就有20个,其中上涨7个,下跌13个。
市场暴涨暴跌对市场有极大的危害。市场的大幅波动对市场的大多数参与者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严重危害。证券市场持续暴涨会吸引更多的人投身其中,这时,就可能因为供求关系使大多数股票背离自身价值,形成泡沫。过多的泡沫膨胀会造成一时的繁荣甚至狂热,但泡沫积累和膨胀到一定程度后就会破灭,从而使证券市场迅速下跌,严重的甚至形成股灾(即证券市场的持续暴跌)。根据美国华尔街的标准,单日下跌超过7%,一周下跌超过20%就算一次小股灾。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我国2008年全年共发生了13次股灾。股市的持续暴跌会造成投资者财富大幅缩水,资产大幅贬值,从而导致人们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特别是那些将大量积蓄投入股市的普通投资者,财产可能会在股市暴跌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这种情况持续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股市交易额迅速下降,使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遭到破坏,金融业也发生动荡,甚至银行破产、工厂关闭、企业大量裁员,经济增长陷入低迷状态。因此,政府对股市的发展进行有效监管就显得十分重要,维护包括证券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稳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在进行证券市场监管时都把防范市场的系统风险作为重要的监管目标,把其中重要的内容——防止市场暴跌放在重要的地位的原因。市场频繁的大幅度波动,大幅下跌,显然违背和偏离了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目标,造成了参与者的巨大损失,影响了社会的和谐。避免市场的大幅波动,是股市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重要的标志,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保证证券市场持续发展,必须考虑市场健康、平稳地发展,避免大起大落。
(本文的结论有详细的统计资料支持,限于篇幅,本文省略了大量的统计图表,作者注)
本博文为作者原创,若要转载,请注明作者名,如需沟通,可发邮件haoxg6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