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追梦人生
追梦人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85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伯牙鼓琴》教学反思

(2022-06-30 08:35:54)

《伯牙鼓琴》教学反思

                       徐玫瑰

《伯牙鼓琴》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的主题是感受艺术的魅力。《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 本味》,本文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主要讲的是与中国古代艺术家有关的故事,叙事简洁,余味悠长。通过伯牙“喜遇知音”和“痛失知音”两部分内容,给我们表达了知音难觅、知己难求的人生主题,通过他们的心意相通进而让我们领略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和这份高山流水的知己情谊。

这节课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认为比较满意的地方有:

一、反复品读,感知文本

人常说“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当然好的文章也是从反复朗读中体悟情感的,并且朗读在文言教学中尤为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文本,层层深入。开课之初要求学生回顾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停顿,读出节奏,慢慢地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朗读中反复地品味语言,读出韵味,读出感情,读出作者想要表达的心声。从朗读中不断加深对伯牙与子期知己情谊的体会,真切地感受到文章不是无情物。

二、想象拓展,说话训练

语文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也很关键,本节课上,对于相关知识点我进行了拓展延伸:“伯牙是当时楚国著名的音乐家,除了高山流水,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假如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善听得你该怎么赞叹?”,以填空式让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通过场景练习,有效地调动学生去感受文言的结构之美,韵律之美,既丰富了文本内容,又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与你心灵相通的人。

三、资料补充,深化主题

感受伯牙与子期之间的情谊是本文的教学难点,特别是伯牙破琴绝弦的行为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所以我对文本进行了适当内容的补充,如:“伯牙在子期坟前吟诵的那首诗和伯牙未见到知己的所作所为”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体悟,感受他内心的孤独与决绝,了解知音难求的悲痛。

四、音乐渲染,营造氛围

在补充介绍伯牙在墓前悼念子期时,以音乐加以气氛感染烘托,让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伯牙当时那种悲痛欲绝的心情,最后,让学生在音乐高山流水的伴奏下背诵课文,学会欣赏音乐艺术的魅力,感受伯牙和钟子期那种动人的知己情谊。

这节课我通过课堂环节设计、情境创设、启发引导等方式完成额了教学目标,当然还有一些让我觉得遗憾的地方:

1、减少边缘生,提高课堂参与度。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中课堂参与度也是关键因素,通过合作、探究、分享提高课堂参与度。

2、提高教育机智,丰富教学评价语。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学科素养,才能正确的判断课堂意外情况,随机应变解决问题。

3、致力西安好课堂,提高教师发展力和学生成长力。创设启发式、互动式课堂氛围,不仅教授知识,更要启迪学生思维。

教育大家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因此深刻的教育反思能让我们在教育之路上走的更远,为此我将一直在努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