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边哼唱一边投票

(2016-10-14 12:12:52)
标签:

杂谈

一边哼唱一边投票

何华

10月13日晚上七点诺贝尔文学奖公布,颁给鲍勃·迪伦(Bob Dylan)。消息一出,各类媒体尤其微信圈顿时热议。几天前,物理、化学、经济等奖项颁布也就在小范围内引起关注,文学奖到底是牵动公众的第一大奖,这次他们不按牌理出牌,可以连续几天上头条了。大概评委们是借助这个行为,“向垮掉的一代、向六十年代、向浪漫主义,向波西米亚,向嬉皮士,向民谣逐一致敬。”作为民谣歌手、游吟诗人的鲍勃·迪伦获得诺奖,客观上对本地的“新谣”也是一种激励。

我是鲍勃·迪伦的歌迷,当年省吃俭用买了他、琼·贝兹、保罗·西蒙、“彼得、保罗和玛丽”以及莱昂纳德·科恩的卡带或CD,他得奖,我当然高兴。但就文学论文学,关键是他的歌词或诗,是否达到了获得诺贝尔奖的水准?不能因为他的音乐以及评委们的“青春记忆”而去投票。这对世界范围内其他优秀的诗人有些不公平,因为他们没有音乐这个“附加值”。譬如,这会儿我想到的美国诗人W.S.默温(W.S.Merwin),他的诗歌成就不如鲍勃·迪伦?和鲍勃·迪伦在一个水准上,甚至超过他的诗人,应该还有不少吧?

再说,很多第一流的导演同时也是一流的编剧,也可以得诺贝尔文学奖?譬如英格玛·伯格曼、塔尔科夫斯基、安哲罗普洛斯生前?鲍勃·迪伦是一个出色的民谣歌者,但没必要用诺贝尔文学奖来肯定他。分类和界限还是必要的。

授奖词评价他“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境界”( having created new poetic expressions within the great American song tradition.)。这个颁奖词也不靠谱,什么是“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说他从西方古典诗歌,譬如荷马和萨芙(Sappho)那里得到滋养还差不多吧?他和近当代诗人的渊源,也与所谓“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无关,他诗歌或歌词的意象传承更接近西班牙诗人洛尔迦和威尔士诗人迪伦·托马斯。据说,他的名字“迪伦”,就取自迪伦·托马斯。

评委们以为他们选鲍勃·迪伦显示他们的开放和年轻心态,恰恰证明他们老了,回忆“过去那个时代”的意识,主导了这次评选。我猜想他们投票时心里想的不是他的诗歌,而是回荡着“答案在风里”的旋律。我甚至设想老头们是一边哼唱blowing in the wind一边投票的。当然,我相信他们的哼唱是严肃和神圣的。

他是第一流的歌手,这足够证明他的价值了。不需要画蛇添足或锦上添花,诺贝尔奖应该雪中送炭。

除了他的音乐和诗歌,他的自传《编年史》才是神品——鲍勃·迪伦的“追忆似水年华”,值得一读再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渐老
后一篇:诗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