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青铜器里的“壶”(从寿县出发)

(2013-06-23 15:04:43)

古代青铜器里的“壶”(从寿县出发)

何华

 

中国先秦时期的青铜器,种类繁多:鼎、甗(yan,音演)、鬲(li,音历)、斝(jia,音甲)、觚(gu,音姑)、觯(zhi,音志)、尊、盉(he,音和)、匜(yi,音仪)、壶、卣(you,音有)、爵、簋(gui,音轨),等等。我特别喜欢壶,当然与个人审美癖好有关,没什么道理可讲。鼎,我就不怎么感兴趣,觉得笨重。

安徽有个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寿春)。可不能小瞧这个县。它曾是楚国最后一座都城,时间从公元前241-公元前223,连头带尾19年。

有了这个辉煌的背景,20世纪30年代古寿春境内楚幽王墓、50年代蔡侯墓的出土文物轰动考古界,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我去过寿县博物馆,一个小县城居然有座国家二级博物馆,令人惊讶。不过它担当得起。馆藏精品大多被安徽省博物馆借调了(其实,是永久性借调)。而楚幽王墓、蔡侯墓出土的很多珍贵文物,通过各种渠道,流散在台北故宫、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地。

 

http://s5/mw690/a4e222d2g7cc7c08eead4&690

先上一张现藏安徽省博物馆的“蔡侯莲瓣盖铜方壶”。

盖饰镂空八瓣莲花形。颈部饰对称兽耳。腹部作“十”字带区划。圈足四角各有一兽,昂首跪伏。有铭文6字。此壶形体高大,装饰华丽,为春秋青铜艺术之珍品。

 

http://s10/mw690/a4e222d2gdfcd008a7af9&690

这是我在上海博物馆看到的“莲瓣盖龙纹壶”。未注明哪里出土。是圆壶,和上面的蔡侯方壶同样华丽、端庄。

 

http://s1/mw690/a4e222d2g7cc7b3af9220&690

曾姬壺,共一对,同形同铭。藏台北故宫。1933年壽縣楚幽王墓出土。為帶蓋垂腹圓角方壺形式,體積巨大,氣勢雄渾。兩器器口內壁鑄有相同銘文,內容記述楚王來自曾國的夫人,過世後歸葬於漾陵,希望後世子孫保存使用這件器物。此銘內容奇特,長年來為學者競相研究考釋的對象。其富於韻律的詞句,宛如一首悠遠的古詩,在兩周金文中又尤為特別。

从壶的形制、纹饰看,与早期楚式方壶明显不同。如壶盖上的四个S形长钮,为以前方壶所没有。

这对曾姬壶,虽不算华丽,但自有一份适可而止的美。美,却闷骚,最是难得。我在台北故宫看到此壶,很想搬回寿县博物馆或安徽省博物馆。

 

http://s6/mw690/a4e222d2ge0053a04e9f5&690

重金络壶,1982年2月10日在江苏盱眙南窑庄出土,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此为战国时代稀世瑰宝。颈、腹分饰错金、错银的斜方格云纹图案。整个壶上有螭龙96条,梅花576朵,形成主体透雕三层次的外套,玲珑剔透,十分壮观,反映了战国时代青铜工艺的高超技术。此壶太过富丽,炫人眼目,我觉得没有曾姬壶耐看。

 

http://s14/mw690/a4e222d2gdfcd0dd62ccd&690

莲鹤方壶是一对春秋时期的青铜器,于1923年在河南省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中出土。其中一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青铜馆,另一件藏于河南博物院。此壶俊美飘逸,被专家们誉为青铜时代的绝唱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东周青铜器》邮票,莲鹤方壶也被入选其中。

 

http://s7/mw690/a4e222d2ge0054acbb296&690

这件青铜“立鸟壶”,藏南京博物院。

盖钮上立一飞鸟,盖周与足下均立三飞鸟,耳上作兽面,通体错银并镶嵌绿松石。华丽却不失简雅。个人觉得比上面的“莲鹤方壶”看起来更舒服。可能我更喜欢流畅线条的关系。

 

http://s14/mw690/a4e222d2gdff5b1686afd&690

单说壶形的美丽与妖娆,大概首推这件鸟盖瓠壶。

这件战国时期的青铜酒壶,壶盖为一只鸟的形状,壶腹呈瓠瓜形,所以称之为鸟盖瓠壶。鸟盖处有环扣,可以自由开合。壶颈部至腹部装饰有精美的两道宽带纹和六道蟠虺纹。壶盖上的鸟尾与壶把手用链环相连接。鸟盖瓠壶是文物工作者在陕西绥德县废品收购站中偶然发现的,当时它已身首异处、面目不清,经专家鉴定得知是一件战国青铜器,这才使其幸免溶于炼炉之中。此壶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另,藏于日本的饕餮纹三足壶、藏于美国的陈璋方壶、藏于河南省博物院的青铜羽纹扁壶,皆珍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这里是楢山
后一篇:客栈情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