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里的“芍药花”及其他
标签:
杂谈 |
1、“中国好声音”里的袁娅维,我并不怎么喜欢她的歌声和表演。但她头上的那朵芍药花实在美,和她的气质太搭了。我觉得那朵芍药花不是插上去的,是天生就长在她头上的。
http://s15/bmiddle/a4e222d2gc8fe3803ba0e&690
2、我真正喜欢的声音是“中国阿黛尔”郑虹,她唱歌的状态非常投入。网上有她的负面新闻,这些改变不了她的声音、她的演唱状态——像一把锥子钻进你、刺痛你、感动你。
3、刘欢口口声声说“中国需要安静的声音”,这个观点非常好。但在实际操作上,他也被选秀热闹的氛围干扰,没能坚持他的原则。“安静的声音”参加选秀比赛总是吃亏。
4、王乃恩的表现也是一奇,在一片哭哭啼啼中(包括评委),他紧张外表包裹下的淡定,给节目平添了另一道风景。
5、把《小情歌》唱成老情歌、大情歌的多亮,最终选择那英,杨32郎非常失望,伤心得眼睛都红了。杨32郎的真性情流露,赚了很多人的好感。
6、“光头爵士女”王韵壹对声音的控制极好,声音里有灵魂。我对爵士一向不开窍,因为不开窍,所以没什么好感。但听了王韵壹的演唱,似乎改变了我之前对爵士的“偏见”。
7、现在唱歌都是“拼”,评委们也常用这个字。唱歌是发自内心的声音,干嘛都得拼呀?为什么出不了 老一辈歌唱家孟贵彬、邓玉华这样沉得住气的嗓子?孟贵彬、邓玉华是“抒情”唱法的最佳典范。
8、甘肃平凉小伙丁少华,那英说他像“年轻版的姜育恒”。这句话让我回到过去。
八十年代的姜育恒,人配合歌,苦苦瘦瘦,神情落寞,《驿动的心》、《一世情缘》、《跟往事干杯》这几张早期磁带的封面照片就是证明。后来,他去开餐馆做生意,人也发福了。我念念不忘的是他早期那首《但愿长醉》,奇怪,后来各家公司出的“姜育恒精选”,皆未收录这首。可见“精选”靠不住。
丁少华也未能免俗追求动感,如果他低低浅浅抱着吉它唱自己的内心声音,我想应该更好。
9、如果唱歌不为出名赚钱,那么成都那位学法语的小姑娘汪洋就很好,干干净净地自弹自唱,给生活带来乐趣。
10、(9月8日补记)昨晚梁博的演唱太棒了!他用安静孤独的状态唱汪峰的歌《北京,北京》和《花火》,控制得宜,激情暗涌,其表现力比只会拼高音的那几位高出几个段位。哈林和刘欢对梁博的点评都很到位。
十分诡异地,梁博唱的汪峰,比汪峰本人还要好。
梁博加油,希望你坚持到最后。
11、(9月8日补记)昨晚张赫宣与卓义峰对唱《无言》,尽管张赫宣赢了,但就昨晚的临场表现来说,卓同学实在不输张同学。那英对张赫宣显然偏爱。其实,我也偏爱张同学,偏爱他的“破锣嗓”,所以对那英的选择非常“同情之理解”。《无言》这首老歌被他俩唱绝了。太好了!
12、(9月8日补记)说说张玮吧,这位发型抢眼、高音直冲云霄的小伙子,人气极高。舞台感也好。但不是我的菜,觉得他的声音漂亮华丽,可就是感动不了我。
13、(9月26日补记)权振东唱的苏芮老歌《亲爱的小孩》,感觉棒极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