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嘉嘉及长笛曲《夕阳箫鼓》

(2012-08-30 14:13:10)
标签:

杂谈

那天沈老师发来短信,问我是否得空去听她儿子黄嘉嘉的长笛独奏会。我当然得空——不得空也得得空,我喜欢听长笛呀。
长笛比起我们的笛子,音色要华丽得多。因为华丽,忧伤也显得格外惹人痛惜——“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嘉嘉那天开始有点紧张,(沈老师解释说)一紧张,胸腔打不开,中低音就受到影响。到了第三首嘉嘉变得潇洒自如了,越吹越好。
音乐会曲目多是舒伯特、圣桑。但我觉得他那天吹得最好的还是长笛大师谭蜜子根据《春江花月夜》改编的长笛曲《夕阳箫鼓》。嘉嘉其实很洋派,英文远比中文好,你夸他“小帅哥”,他懂;你夸他“玉树临风”,他懵。他的中文水平就这样。可他毕竟是华人,天生对中国音乐有一种领悟和直觉。这让我联想到迪里拜尔,十多年前她来新加坡演出,上半场唱西洋歌剧,花腔漂亮极了,尽管好,但还是有人超越她。下半场唱新疆民歌,这才是她的绝活,到底迪里拜尔是新疆人,那种感觉发自骨子里,别人望尘莫及。
听沈老师说,是她要嘉嘉加上这首中国曲子的。做母亲的,真是有眼光。
嘉嘉的父亲是黄绍江,曾是新加坡交响乐团首席长笛,也是谭蜜子的得意门生。想当然,我以为这首《夕阳箫鼓》嘉嘉得他父亲的真传。后来沈老师告诉我,其实“他爸没有教他”,演出前两个星期,他爸才寄来1983年的录音,供嘉嘉参考。他们希望嘉嘉有自己的风格。
这两天,时常在网上听长笛曲《夕阳箫鼓》。谢谢沈老师,谢谢嘉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