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晋国始封地别论(三)

(2023-03-29 10:28:05)
                                 晋国始封地别论(三)

                                                                             景茂礼

客观遗存

地名是人们一代一代口口相传下来的,是人们对特定方位、范围、形态特征的地理实体给予的文字代号,蕴藏着丰富宝贵的历史信息、环境信息、人文信息,晋国始封地的地名同样如此。

今太原市晋源区,即燮父改唐为“晋”的都城所在地,“晋源”二字名称的由来既是晋水源头的简称,也是晋国源头、晋国始封地的表述。古语云:有千年的话没有千年的人,民间传说有时是最为合理的,相传《诗经·唐风》为晋源的民间乐曲或歌谣。

晋阳城,即燮父改唐为晋“唐”城。明嘉靖版《太原县志》《古迹》:“晋阳城,县治北城,即古城。南面唐叔虞始封,又曰子燮徙都之所,一名唐城。”《遗事》:“周成王四年,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於是遂封叔虞於唐。都晋阳。”古诗《晋阳》:“……;叔虞受封地,汾晋环左右;维城屏宗周,贻谋至孙子;胡为封曲沃,自使绝人纪;兵戈日强大,创伯在重耳;……”

晋王岭,相传原为晋王陵,位于晋源区牛家口村东,就是因为埋葬有唐叔虞、燮父两位晋侯得名。明嘉靖版《太原县志》《陵墓》:“周,唐叔虞墓,县西南一十五里,谓晋王墓,又曰晋王岭,旧经云:其子晋侯燮墓亦附焉。”《重修唐叔虞祠记》:“唐叔虞,周武王子成王弟也,始封为唐侯,其子燮因晋水更号曰晋。有祠在悬瓮山麓,不知创自何代,魏地形志‘晋阳有晋王祠。’又通志‘祠南有晋墓。’北齐天保中大起楼观……”古诗《唐叔虞墓》:“叔虞当时葬有丘,冯轩回首议成周;绝怜世变浮云尽,无稍年惊逝水流;歌凤已曾甘远引,泣麟亦不爱周游;孤怀落日无人会,野草萧萧又晚秋。”晋王岭原有一大一小两封土堆,大的高约10米,小的高约5米,俗称大小王墓。两封土堆保留至上世纪70年代,被当地村平田造地种了庄稼1983年太原市政府批准列第一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立明示。然而,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冲击下,先是有人在此建起黏土砖厂,后来又有人做起挖土卖钱的生意,开着铲车在唐叔虞墓保护碑附近挖土,墓周变成一个高约4米、宽约40米的大坑,唐叔虞墓变成一座孤岛,晋侯燮墓彻底没了踪影。又有人在这里建起洗煤厂,竟然挖了一个深达十几米的大坑用于生产经营,名义上是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际上没有丝毫保护措施和保护行为。

随着曲村——天马遗址的考古发现,权威专家确定晋侯大墓在晋南,否定了唐叔虞墓在晋源的存在一些利益熏心不顾文物不可再生只顾自己发财的人们,大势宣扬本地唐叔虞墓、燮父墓是假的,甚至有人说考古工作者早在1979年就下了结论,唐叔虞墓、燮父墓为明清时期伪建。有些相关部门也声称,既然不是唐叔虞和燮父的真正墓葬,它的保护价值就大打折扣,以后如果没有重大考古发现,唐叔虞墓址在保护名录上删除的可能性极大。然而,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1999年考古工作者在王郭村发掘出土隋代虞弘墓时,墓志铭上赫然写着葬于唐叔虞墓坟东三里”的字样,明清造的假怎能刻在1400余年前的隋代大墓中呢?虞弘墓的发掘,戳穿了说造假者的面纱,还被评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而唐叔虞墓、燮父墓命运多舛,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永远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或许还会有重见天日的机会,我们期望这一天早日到来。

晋祠,是晋国唯一留存至今的遗物,位于今太原市西南晋源区晋祠镇,不知始建于何时,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水经注·晋水》,称为唐叔虞祠:“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魏书·地形志》又名晋王祠:“晋阳,有晋王祠”。“晋祠”之名亦不知出自何时,《元和郡县志》:“晋祠,一名王祠,周唐叔虞祠也。”新版《山西通志》:“相传为纪念周成王胞弟唐叔虞而建,因其封地晋国,故名。”西周时期,诸侯国的国号一经确定,基本世代延续不变,这既是国体稳定的需要,也是对创国家的先祖的尊崇和继承“国之大事,在祀在戎”,祀在前,戎在后,说明当时不论是祭祀天地,还是祭祀祖先,重视程度甚至超过国家军事。由此看来,晋祠之建应该始于西周初年,延续至今已有3000余年,成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典宗祠园林建筑群,以至太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到晋祠,枉到太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