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其天理,详乎太一”。是详细的看日气在天周的六气中运行;在大地的五季八方中运行的问题。都要用五运六气的运转图表示。如果说要谈论哪一年,哪一步,哪一天,哪一时辰中,五运六气的运转,都要把它当其时,当其位的图背熟了,把图存在心中,融于骨髓,印烙在血液中,当然不用画图。直接就能跟着气走,从而知道气走到何气位,何气处。也直接在此气处看见,阴阳五行之间又是怎样相生相克的,再把五行生克的气数表示出来。从而能看到哪是真气,哪是正气,哪是正邪气,哪是贼气,哪是实气,哪是虚气。那可真是达到了相当熟练的高度。在政界上,我所知道的,只有李淳风袁天罡,毛泽东。在医疗界只有传说中的华佗了。我们后人,连推背图中的一气,一画到底代表多少年,都不知道。又是怎样循环往复的,又都弄不准。如有人问我,太一的日气一日走一度,是走在六气中,还是行在五运五季的气中。
即“老师,五运六气图,一步气是60.87.5刻,五运一步是72天。60天气走完了,可运还没走完,怎么就换步气图了?”
像这些基础知识,开始在正文里讲图的字字句句都没弄明白,再说五运六气的运转,都是白搭。在画图时,连六气的气和五运的气谁放在里圈,谁放在外圈,里圈和外圈到底有什么区别,都分不清。再谈论,天道,地道,人道时,书中的话一句也符合不到图中去。古人划的五运六气图,不是画,是以二十八星宿为九星和以日月七星为代表的天体结构模拟图。“六气下临”,“上淫于下”,“六气的上见”,“上以治民”,“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标,言人者,求之中气”,“客气”。都说得是外圈日月七星为代表气,临在大地的天光。“本气位。外淫于内。五运的往复。下以治身。临观八极。天有五行御五位”。都指的是二十八星宿为九星换成大地上五季的气。天度至此,是五季至此,当其时司天的气,至当其位天度至此的气上。
《气交变大论》是客气运行在外圈六气中的天道。《五常政大论》是客气运行在里圈五运中的天道。但是五运的气约主72天,五步满一年的时间。天元的气一步行60天87.5,六步满一年的时间。天元的气行一步还差12天左右。气的运行又是怎样衔接上的呢。古人画的图,是这样的。

看了五运图之后,是大地中的一个五季图,五季图的开始,是从每年大寒的交司日,甲子甲午或己卯己酉日开始,六气图的初之气也是从甲子甲午或己卯己酉日开始。当把天的六气包在大地的五步上之后,六步气的开始,除了初之气的开始的时日,都是从少阴的气位开始相同之外。年气开始的时日,没有哪一年的气是相同的。天的气和五运五季的气,也不都是同时开始。天的六气老是至而太过,和太过的气又不同,至而不及和不及的气又不同,时至气至而又有时至气至的不同。五运六气的到来,总是遵循着日气接不过五,经过余气的累积成正气,又从正气有余之后,超时令,超、超、超、超不过九,累计气太过了又要置闰。日气和节气极少有同时开始的时候。今年2023年的立夏日的第一天,日气和时令是并驾齐驱。这些在万年历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在五运五季和六气之间,很少是时令至而日气也至,两气同步的现象,总是有很大的日差。尤其是,初之气行满气一步之后,而初运的气还有十三天而时间没有走完。能看到这一步的人,还是没有明白六六之节的气和五运之间的关系。虽然也抄对了天度至此的语言,但还是没有明白气行的天道。
在气的运行中天道至此,是五运五季中一季气的时间到时。如初之运,风分之时,在春分之前,即有大寒立春雨水惊蛰的60天又有零头的时间,是一年中六六之节的初之气。天地间神明风的号令。初运的气只是承了天的命令固定适宜的温风,但是,风温气的多少,是温风,是热风,是凉风,是寒风,是振拉摧拔的风,那是天的六气奉了天的命令上淫于下的问题。不是春运的风温所能决定的了得。这就是图中,外圈的气决定了里圈气的盛衰。书中在没有立起年气图之前,五运的气叫主运的气,叫主气。外圈的六气叫客气。当立起年气之后。里圈的气叫主运的气,外圈的六气叫主气的气。主运的气是固定定位的气,叫天度至此当其位的时间,外圈的气是奉了天的命令主天时的主气。看五运六气运转的人应注意。里圈主运的气和外圈主气的气都是天地间率先固定已有的气。这只是一个固定的阴阳平衡的天体。就像一个人,里边的五脏是根,外边的手足六经脉是苗。犹根本与枝叶。当日气下积到这天体时,才会使这天体发生变化。书中叫推其天理,详乎太一。在风分之运。少阳在外司天,火气戊子至,为下生上,生大热,是正邪气。厥阴司天,风气壬戌至,三气同。大风发荣。少阴火气司天,火气戊辰至,君火伤人。当然,太阳司天,丙午至霜雪水冰,太阴湿气司天,一定是甲戌风雨凝阴不散。里圈的风,外圈司天的气都是本身自有的。戊子,壬戌,戊辰,丙午,甲戌,都是后来的。
综上所述,不管是何年,只要先立其年,五运的每一步都有一气在司天。先看哪一步的气,哪一步的外气就是司天的气。哪一步中其它的气,上下左右的气,都是间气。这就是岐伯说的“司天同候,间气皆然”的道理。不要一讲五运六气的运转,就用年气图来看气。每年的五运六气,都分六步看气,到什么时间,即到什么时令,就以哪一步的气为一个天体看气。都是外有司天在泉,和左右间气,里圈有运的气定位。在医疗的诊脉中,也是直接把五运的气看成是脏器定位。司天的气是寸口,应的是寸脉。故书中说,“肝木位东方,心火位南方,脾土位西南方,肺金位西方,肾水位北方。是五脏定位,六气所御,五运所至,以六气所临,后言五脏之病”。总是主胜逆,客胜从。即司天的气胜,五运六气顺行,里圈主运的气胜,五运六气逆行。司天的气是时光,光阴只有向前!向前!向前!如果是春运的风总胜,而后的时令将都不存在了。
通过初之气讲述司天的气是五运的天命。是五运的气与六气的气合成了一个天体,只有当外气的加入,天体中才能发生变化。内运的气是本,外六气司天的气是条件。
当日气走到第二步气时,司天的气开始是乘着初运的末气司天,所以初运的气同样是二之气司天的气临御到初运的末气上。但是书中已告知,主胜逆,客胜从。所以没有必要考虑初运末气与二之气的关系。
在诊脉中,以运的气为准说脉,叫春脉是弦脉,开始必须带着沉脉。夏脉是浮脉,开始必须带着弦脉。等等。又因为司天的气有余气,二之气开始同样带着初之气,三之气开始同样带着二之气。等等。在六气的接气和五运的接气中,都是由余气的大小和多少衔接。所以书中老是不厌其烦的讲述太过和不及以及平气的问题。
如在2008年二之气的开始时春分的时令。五运六气是下降的。是以少阴在泉的火气行于地,看气运转。甲子日在2008.3.25,为第一天开始。看万年历,春分过了五天,湿气为太过了,为先于春分的时令。天周的六气都看标气,气运转都看阴阳。
把甲子下积到丙寅甲子少阴火在泉的气位之下工。少阴火,在北政年,居在泉之位,是率先已有的气。甲子是阳日。叫阳管阴阳的时间,里圈的间气少阴君火是定位的气,是宣誓在初夏的时间。故日气在“法于阴阳,合于术数”法则办法的规定下,只能下积到少阴的气位。又在少阴的气位,见子,少阴也是子午之上见气。故甲子为始于零,无余气。始于少阴的表,又是虚交,虽时至少阴在泉,而甲的湿气也至少阴的中工。可是阴阳相交,甲的阴气不得气,有火气治。甲子气之中工。气始于早晨丙寅时初刻。在此时叫阳杀隐藏于火气后。
这些直观的在图中,看到了少阴火和甲子的阴湿在甲子日早晨天亮前相交,甲子是从寅时的何处开始。甲子的湿气齐了在泉的气,在寅时中间的时间,叫中工,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始于朔日寅时,这都是书中气生成的办法。可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不是用嘴一念,符不符合实际情况也不闻不问。《黄帝内经》中的记录,就是一个气运行的记录描写。要照着书中说的去做。
又如接着在图中看气,在甲子日的气从早晨走到了癸酉的时辰,是走完了少阴的一个气位,接着又走到了甲戌的时辰乙亥的时辰,还要走到丁丑时辰,才走完了甲子日的12个时辰。也就是甲子日的运行我们只是看到甲子湿气经了两个气位。自己在手上查一查。在人是两条经脉,其它的气位我们都没有看到。没有看到不能瞎说。甲子经过了甲子的气位。而在甲戌的气位,甲日的气没有走满十气,叫不满残位的气。书中叫不满残年的气。这叫甲子的日气与甲戌气位的湿气相交。再看看图,在图中可以看到甲子是交在了在泉的左间太阴的气位上。是过了在泉通天周的气。这叫二气司天,少阴在泉叫一气司天。所以生成的气中二气先司天。
故把甲子合到乙亥时甲戌太阴的气位的下工,太阴有率先已有的阴气,甲子,交在下工,但是它是对化,虚气,是气在标,甲子与太阴为同气,进一步,从太阴再入道里,因是虚气,为气少,虽得气,有没有走到太阴的中工。所以,生成的气在中工里,见丙辰。注意气上升或下降,当气到气位时,上工至中工叫进,中工叫前边,下工叫中工的前边。不到中工的气叫里边。
甲子没有至中工,更没有至率先已有的标气,故生成的气在中里。而后把甲的湿气与太阴的湿气合到一起,生成的气为丙辰。丙辰同太阴的阴气,叫从标气。又因为丙辰生在中工里,故气最多最大为平气。小于标气。故为丙6辰。
这些看着日气的湿气,太阴的标气,和生成的丙辰三气的关系。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更不是,凭我有阅历,我有实践经验,有知识,我对天象的总结,预测才出来的
丙6辰。看了丙6辰气的生成。再来想一想书中说的“推其天理,详乎太一”“大小善恶, 推其天地,详乎太一”。“大小善恶,推其天地的气数,乃太一游气位”。
在诊脉时,上应天光星辰历纪,应得就是外圈的六气。六气的脉象。下副四时五行,应的是里圈运的定位阴阳的盛衰。此天地的至数,是每一气代表的生数,和成数。
以下再看气的运转。《天元玉册》里又告知,把生成的气“丙6辰”别置一位。
交在甲寅的下工。丙6辰生成时,生在太阴有流到厥阴的气位,也是六条厥阴经脉。又同阴化,在增气。本来二气司地,下为阴,有流到阴,气在阴气一方独盛,书中叫郁住。郁住在经脉中反行,能不是病吗。反行时,书中说欲知天的气动静,在逆行中五步一右迁,又交到了少阳的下工,时令至标为阳,阴从阳化,寒水成了不及的气,为辛1卯。注意,这是太阴的阴气主气,看着气的方向,是在前方,阴气不及,要消除二气阴气司天的气,书中告知要先求其过,故补它。肯定是庚辰。庚辰生在阳气一方,先同阳化成成数
庚9辰。运转的气成了阳气,阳气是一气司天的正气。当然要顺行补它为己巳。
上升和下降看着气位,看着路线图行。这也是人身中感气之后气血的流动过程。人身不相染者,是少阴的真气满溢,正气内存,邪气不相涉及。没有郁气,避其邪气,正常运转。

任何一日的气,都是气用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阴阳损益昭然彰著,五气的运行各终其日。凡是气塞住郁住,都能在运转图中看到,在人身中,通过脉象的浮沉迟数都能彰显出来。
又如乙丑日2008. 3.26.也是以初夏的时令,但这是以夏令火的气,看气的运转 。 书中说,把日气下积到五运六气中运转,要分成两位,阳日的日气,为阳管律吕,把阳日气气先积到外圈的气中。阴日的日气,为阴管律吕,日气要入到五运的里圈,而后再出来。为“皆芻本管音”,把日气先积到外圈的气,再入里,把阴的地支的气合到运的气中。先论气的盛衰。
故把乙丑日下积到戊寅甲戌太阴的下位,是丑的湿气先时交到了夏天的时令火上,丑的湿气合到夏天火上,阴阳相交,阴不得气。乙丑的气是从太阴的气位而入,始于零,没有余气,而气在表。日气没有入到里,气始于戊寅初。
再走到丁亥时甲申少阳的下位,丑的湿气合到了长夏的湿气中,虽丑见长夏始于零,但两气相并同样有化气之胜,气始于亥时末端,见 癸酉。

同理,把生成的气癸酉在太阴的长夏与日气丑时三气合到一起,燥气从着长夏湿气,气衰,天干癸火旺,为成数,但在湿气中最大为平气。为癸7酉。再把生成的气归位,为别置一位,至少阴在泉的的气位。因癸酉生成的气为平气,故小于在泉的真气,所以要补它,先调真气的平衡。在本位是火盛风衰,风为不及的气,为壬3子。注意这是三气司天,看的是阴阳相胜的气,气有没有偏盛一方的气。在《至正要大论》中诊的是先举其胜,后论其来胜的气。在气运转中是看着气,在图中的脏腑运转,在六经脉中的运转,在中医的诊脉中,是摸着六气位的脉象扪心顺着浮沉迟数的变化,知正邪气的流动。故诊脉之人不
懂五运六气的运转图,不可能会诊脉。这就是关于运和气司天问题说明。
拄其间
2023.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