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日气合到盘的气中”这个标题在有学问的人看来太直白了。在五运六气的运转中又太庸俗了。书中叫天人合一。然“天人合一”又太深奥了。没有看到有谁能解释何为天人合一。为了答复祥瑞而写:
(1)自大唐麟德元年甲子岁正月一日己酉朔,娄金狗先下,积年乃臧其一;次七因之;次十九除一,名闰
数;次十二乘之,乘后却加入闰数,后加入本月数;次下位别张之,乃去其一半;次出却闰数,又虚去其五行;次以上位进之一位,后三因之;次出下位之数,名去
小尽也;后加月下令日,看得几何;次六十去之,去之不尽,乃百乘之;又八十七去之,去之不尽者,乃加入运数。
(2)老师我个人认为,取年气时天元玉册不但给出算日子干支,还有余气的刻数,只是我没有老师的悟性,至此还不会推算,望老师抽时间给解读一下,晚学期盼老师解读文章!老师要不解读,我认为沒人能翻译了!
(3) 前些时间看了一些历法方面的文章,古人在冬至这天测日影时,每四年日影重合一次。平均每年间隔是365.25。
象你提的这些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黄帝内经》里说的五运六气转动到底是怎样开始的,从哪里开始的问题。
“自大唐麟德元年甲子岁正月一日己酉朔日,娄金狗先下积年,乃藏其一”的问题。此实例在《天元玉册》中的说明有三处。还有“求地甲子的气数”,和凡是求运气和日气相交的方法中,求见土运,金运,水运,木运,火运所至的时刻时间中,都要把日气下积到运气盘中。怎样把日气合到盘上呢?
《黄帝内经》开始的第一篇就说,要想知道男人、女人能活到百岁,从上古的时候就是把人出生的日气先合到天体中,论阴阳的变化,才能知道人生的整个过程。这个方法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合于术数。只有用这个方法,才能把人出生的日气合到土运,金运,水运,木运,火运所至的时刻时间,不会用法于阴阳,合于术数的方法,没有办法知道人能否活到100岁。人活在世间,用积气的方法看生成的客气。然后才能论人生的生长壮老。在《灵枢经》中有《阴阳二十五人》的具体说明。所以把日气下积到年气,把日气下积到一日的时辰。把日气合到五运的气盘上之后才能详乎日气,谈论阴阳在时辰中积气的变化。不知道用法于阴阳合于术数的方法把人气合到气盘上,谁也没有办法看到气的转动。任何一个中医也无法切脉。只能象西医一样断章取义的,抽象的望闻问说病情。
五运为阳,指的是五阳干代表的五运的气化成五行御到地上,叫五季的五行。甲己湿土,乙庚燥金,丙辛寒水,丁壬风木,戊癸热火。
五运的气,化成六气的气在天上,叫六元六气。 丑未太阴土,寅申少阳火,卯酉阳明金,辰戌太阳寒水,巳亥厥阴风木,子午少阴热或寒。
在《天元纪大论》中说:“欲知天地之阴阳,应天之气,动而不息,故五步而右迁;应地的气,静而守位,故六期而环会”。这应天,应地转动的阴阳气,在这个世界上谁都不会,就无法看到气的转动。在记录年气的时候。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是以六十年为一个单位来计算时间,古人又是用天干和地支来记载年气。我们看到的都是干支。把五运的干支代表的五气与地支代表的六元六气合到一起,叫五六相合。每一干支为一气,组成了七百二十气,(720)即七百十二个干支。年气的气上升时有720气。用十二个六十甲子的干支记录了一小周天的气行。用年气的气下降时也有720气。组成了一千四百四十(1440)气,用二十四个六十甲子的干支记录了一大周天的气行。在记录这些时间中,把时间分成元,会,运,世,不同的单位。一元为十二会;一会为三十运;一运为十二世;一世为三十年;一年为十二个月,一个月为三十天,一天为十二个时辰。这些记录时间的单位,都是用干支表示出来的。如一运是甲子运,这一甲子运统管的十二世,有甲子世,乙丑世,丙寅世,丁卯世,戊辰世,己巳世,庚午世,辛未世,壬申世,癸酉世,甲戌世,乙亥世。
同理,乙丑运,丙寅运---------癸亥运中,都各自统十二世。
按照这种方式,一世统管三十年,在一世单位的干支之中,记录的三十年的干支中,也一定是甲子年,乙丑年,丙寅年,丁卯年,戊辰年,己巳年,庚午年,辛未年,壬申年,癸酉年,甲戌年,乙亥年,丙子年,丁丑年,戊寅年-------癸巳。
同理,每一世的统管都各自用干支记录三十年。
总之,用干支记录时间中,后人要想知道,哪60年中的那一年怎么计算呢,所以书中说在众气数的累计中,每十二年中都有两甲单位的气,即,甲子乙丑------癸酉和甲戌,乙亥。
甲子单位的气有十年,叫少阴,甲戌单位的气有十年,叫太阴年。甲申单位的气有十年,叫少阳,甲午单位的气有十年叫阳明年。一个小周天中有六甲六气位,一个大周天中有十二甲十二气位。总共有一百二十年,这120年中,有六十年的气是上升的,有六十年的气是下降的。这是用运、世年气看气的上升和下降。
明白了这个道理,再说你问的问题:自大唐麟德元年甲子岁正月一日己酉朔日,娄金狗先下积年,乃臧其一的问题.。王冰用大唐·麟德元年高宗李治建国的年号时间为664年,为甲子年的年气下积到运、世盘的气盘中。是为了查看将来大唐朝以后每一年国运的吉凶祸福。是要把年气合到运气盘上,这样的方法也是把人的日气合到盘中的方法。这方法藏的秘密,就是告知后人要用这个方法同样可以知道五运六气是怎样转动的。这个方法能够预测出天地间发生的任何事情的吉凶问题。用到国运上可知社政。用到人的身上,叫天人合一,可知病情和生死。用到天气上可知风雨。
看年气是把年气合到运转盘中。如:大唐麟德元年甲子岁下积到运的盘上,是把甲子年岁气合到“丙寅甲子少阴”的气位上。甲子年,同甲子日。“丙寅”是甲子日的寅时,甲子少阴,意思是甲子气位,叫少阴。以后同理。是年气甲子的湿气合到少阴火气的气位。下工,是指年气“子”为对化,是把甲子湿气合到少阴气位的里边。是甲子的湿气入到少阴气位的里边。这里边,是少阴气位的标气之处。这“上工”和“下工”,是日气交在了“气位的表面或里边”的时间。在人的经脉中,是指邪气在人身的表,还是入了里的意思。是经脉的初端或末端。
注意,甲子日的“子”是少阴,是交在甲子年气的火的里边,叫开始的气,叫不得气,甲子没有余气,叫气始于零。日气甲子日的气从早晨寅时开始,没有余气,就是甲子日气始于水下一刻,又交在少阴的标气处。为时令在标,甲子又从标气开始。故始于寅时初。
我为了在看气时,能顺着思路看下去,使眼睛和心中想的气理的道理完全一致,我写成甲子日下积到,或合到(同书中说的一样的话)“丙寅甲子少阴”的下工。在这个办法中,又如丙寅日,寒气下积到“庚寅甲寅少阳”火的上工。这样写能同时看到日气有“寅”,寅时有“寅”,是两寅相合。易于想到看气的规定,是两气相并,气始于寅时末,要加气。“寅”是少阳。丙寅又积到少阳,是同气,丙寅没有余气,气至寅时初不加气。还有丙寒气克火,要加气。这些都能一目了然。从而完成玄珠密语里告知的详审日气的加减生成和进退。无论气是怎样生成的,无论书中怎样说,看气须洁净、斋戒,勿示于人。诊脉还要歃血为盟。只要明白了六气大致的转动方式,其计算方式书中即有实例,不管王冰怎样隐晦,其实都已经把问题都说穿了。
又如,把日气壬辰下积到壬寅甲午阳明的下工。阳明是燥气用事,注意是本气用事,阳明气位的气在表。日气有“辰”是日气,为对化,是日气穿过了燥的本气入了里,交在了阳明燥气的里边。壬辰的日气有余气,要加气。壬风被燥气克,风气大减。这些来气有日气,下积气日,为壬的日气,盘中率先已有阳明燥气本气的气数,又看见日气交在何时辰。何气处,加不加气,这就是每天开始时,是从何气位开始,天人合一的方法。
以上我讲的这些知识都不懂,都不明白,论五运六气的运转,就是胡扯,就是瞎说。论诊脉看病,就永远是不懂中医医理土郎中。
把日气合到年盘中。是知道了(年气)日气是从哪个气位开始,但是每日都有十二个时辰。也就是日气要走遍十二个时辰,一个气位有十个气处。
如甲子日。是甲子气位的气。在甲子的气位里,甲子、乙丑是昨天癸亥日的气处,也就是甲子少阴中的气开始的两气是癸亥日的气。甲子日的气要从甲子少阴气位的丙寅,经过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而后又交到甲戌太阴的气位,从太阴的气位再经过甲戌,乙亥,丙子,走到丁丑终,然后是乙丑日气位的气再开始。
所以甲子日的气,要经过甲子少阴的气位和甲戌太阴的两个气位。甲子是开始的气位,甲戌是终止的气位。故书中说气行有终、始,始终。至于说一日中气行50周天,中间又经过哪些气位,先不用求。我们求的是,日气走到何时辰,又生成了何气。
如求甲子日在亥时生成的气,就要把甲子的湿气合到甲戌太阴的气位。是两气相合相并,(甲戌太阴的湿气是率先已有的气,甲子是甲为湿气,是固定的日气。)甲子的日气走到亥时,甲子有余气,又有两气相加,在亥时中间以后,只能看到生成的气为庚子。(用一六天交时刻法看气)庚子燥气是甲子日气在甲戌太阴气位生成的客气,然后再从太阴的气位开始运转。
关于看一气有没有余气的问题,首先明白一个道理。
在《六微旨大论》中,早已告知,甲子午始于水下一刻,是因为子和午是少阴的气位,是甲子又合到了少阴的气位,甲子午始于零,没有余气。其它的六甲下积到少阴时都有余气。
又说凡是日气走了六十天为一个单位。也是走完了一整天,即满于100刻的气,为满了一天。都叫没有余气。又走了不到一天的时间,这不到一整天的零头。书中叫不满残年。也就是不满残日。论刻时的气都叫余气。再看余气的时候。书中说余气为余26刻,37.6刻都为日气不到一日的中间,也是不至时辰的中间。50,51刻,为至日气中间,也是时辰的中间。62.6刻,75刻,87.5刻都叫过了一日的中间,也是过了时辰的中间。一日里论刻,与一个时辰之中的时间单位不同,带道理是一样的,如书中说的论年,同日一样。书中告诉这些,日气走到的微旨的,具体的时间气处。正好与玄珠中《六元定化论》和《占侯气运》里告知的问题相吻合。如气在太虚中,上下相召,气论运转的气,上下相昭。两气相生为平气,阴阳平衡,气一定走到了一日的中间,或一时辰的中间。再加余气。日气一定走到了一日的末端。或一时辰的末端。如亥时,一定是亥时末端见到的气数。所以书中又告知必须用四六天交时刻法的方法看到气。如果是日气受气位的气克。两气相冲,叫惧天令而不来,日气一定是至寅是初,亥初。
总之,要把日气有没有余气,与日气至上工,下工。气入里没入里。气齐了天的气,是日气走到了司天的中间,有余气加气。不得气的气减。有天合。有地合。都是先至中间的气,要加气。两气相生为得气,要加气。不得气,要减气。观象应天,是看着日干支代表的气与交在盘中气位的气论寅时初,寅时中,寅时末。或亥时初,亥时中,亥时末,见日气生成的气。所以书中说,“运有余,气至先,运不及,其至后”。这里说的先后是王冰在注解告知的,“寅时之先后。寅初为后,寅末卯初为先”。“运非有余,非不足,是为正岁”。其至当其时。这当其时,就是王冰注解告知的每天寅时的正中间。
只要照着这样做,天道昭然,先用法于阴阳技术的法则,把日气下积到当其日开始的气位,然后再把日气依次合到某一个时辰,当期必应,见无差失。如果对《标本病传65》一无所知,对上工、下工的标本之道毫无所知当然妄行无徵了。
拄其间
202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