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八十三篇国家摔跤队座谈
(2023-09-09 14:43:41)
国家体育总局原局长袁伟民在《我的执教之道》一书中写到:人们都说张蓉芳是排球天才,我看他的天才来自于对排球项目的热爱。2020年我接手国家古典式摔跤队,集训第一天召开大会。我向运动员提出三问:一、你真的喜欢古典式摔跤吗?二、你对古典式摔跤的历史和文化了解多少?三、你对古典式摔跤的训练、竞赛规律如何理解,有过这些方面的研究吗?今天我用同样的问题向各位提问,你们真的喜欢摔跤吗?是发自于内心的,可以为之舍去一切吗?现在不需要大家回答,如果愿意的话我们可以做线上交流。你们谈谈自己的观点,大家互相学习。
党的二十大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国体育何去何从,摔跤的责任又是什么?最近男篮世界杯闹得沸沸扬扬。姚明在总结中说了一句话:中国男篮不是“居安思危”而是“居危思危”。中国的摔跤从1977年开始恢复到现在已经46个年头,到目前仍然处于二流甚至三流水平,和其他优势项目相比我们的差距有多少,是否也应该“居危思危”呢?这个改变落后面貌的任务由谁来完成,我们,更确切的说是你们!国家集训队的成员。前面谈到的,中国人速度不行吗?为什么刘翔、苏炳添拿冠军,力量不行吗:中国举重谁敢小看,耐力不行吗?女子马拉松世界记录,灵敏不行,体操如何,头脑不行吗?国际象棋大师比比皆是。所以,摔跤上不去应该没有理由。
在秦皇岛国家训练基地运动员餐厅看到一句话写的很好。“吃饭就是训练,营养也是战斗力”,我觉得还应该在加上两句“学习和思考也是训练,知识和意志更是战斗力”。高水平的较量,最后比的就是知识和文化。所以说训练无时无刻不在,学习永远在路上。
国家队有很多老运动员训练已经十几年甚至二十多年,经历国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比赛,跟随过众多的专家,尝试过不同训练手段,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比如,邓志伟、周凤、庞倩玉、孙亚楠等,你们本身就是一笔财富,如何调整自己的竞技状态,如何应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对手,如何面对困境,都应该有自己的切身体会。只要你们坚定胜利的信心,就会迸发出无穷无尽的力量,就会无往而不胜。华为老总任正非讲过一句话“华为除了胜利,已经没有其他路可走”,中国的摔跤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今天和大家一起座谈感慨万千,作为一名摔跤人在实现我国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征程中感觉责任重大。这几天和大家一起训练合生活,从你们的精神面貌上看到希望。相信大家有决心,有信心,在举摔柔中心领导下,一定能奋发向上,为中国的体育和摔跤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最后预祝国家摔跤队在世锦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奥运会夺冠奠定坚实的基础。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