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并与土断(2-2)
(2023-05-28 05:44:13)
兼
影响东晋历史的大事之四
纵观
但王导执政,重在调和皇室和南北世家望族的关系而“共天下”,只要财政收支平衡了,他就“网漏吞舟”不愿斤两苛求,辎铢必究,因此他的土断在执行上是很不彻底的。
王导去世,晋成帝也到亲政的年龄了。他很想有所作为,那是要花很多银子的。他见王导牛刀小试,就财源滚滚而来,那何乐而不为之?于是从咸康七年起,他亲自主导了第二次土断,史称咸康土断。
咸康土断重在“实编户”三字,实际是对咸和二年王导土断的一次核实和补正。北方流民南来北往十分频繁,王导的土断并没有在流民最集中的浔阳、江陵、京口等地推行,十四年来各地又出现了很多“白籍”人口和赋税的流失,因此咸康土断也使朝廷中枢财政情况大大改善。可惜晋成帝却没有安享这些成果,年仅二十二岁就驾崩了。他的弟弟晋康帝只做了二年皇上,也是二十二岁驾崩。接位的晋穆帝才二岁。咸康土断也就不了了之了。
此后多年,东晋庾亮、庾翼、殷浩、桓温多次北伐,军费支出浩繁。等到桓温废去晋废帝,独掌朝政,发现国库空空,而宗室世族逃漏税弊政回潮,于是再推土断,史称庚戌土断。
前一篇:兼并与土断(2-1)
后一篇:兼并与土断(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