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并与土断(2-1)
(2023-05-28 05:43:11)影响东晋历史的大事之四
纵观
东晋的第一次“土断”始于晋成帝咸和年间。当时成帝年幼,主持“土断”者是宰辅王导。苏峻叛乱,东晋首都建康尽毁,苏南浙北富庶地区也被殃及,财政极其困难,很多大臣甚至主张迁都。王导一言九鼎,力主重振建康,钱从何出?王导就盯上了那些逃漏赋税的大户。
王导实行的土断,“实编户,王公以下皆正土断白籍”,也就是说,王公以下的大户都必须清理白籍登记为居住的黄籍,大族的部曲可以保留,但部曲必须全部纳入缴税的编户。而王公贵族虽仍免役,但必须缴税,并不准荫庇亲属。而在过去,王公贵族不但自家免税,荫庇亲属也是合法的。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在实行土断的同时,王导又实行了度田收租制,“亩三升”(即每亩田收租三升)。田越多,交的租就越多。换句话说占有大量土地的世族,要负担较多的国税,占有少量土地的农民,负担的国税则相应减轻。
王导的土断加度田收租制,大大增加了赋税来源,并适当减轻了从“白籍”转为自耕农的租税,提高了他们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没几年功夫,东晋就摆脱了财政困境。
前一篇:兼并与土断(1)
后一篇:兼并与土断(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