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东晋安宁的定海神针郗鉴(2)
(2023-04-16 05:52:15)维护东晋安宁的定海神针郗鉴(2)
纵观
王敦握重兵遥控朝政,最忌讳别人说他有篡位野心,郗鉴这番话,表白了自己不会作类似的“失节”事,隐隐刺中王敦的心病,自然大为不满,就将郗鉴扣留下来,既不让他离开也不再会见他,想借此逼郗鉴向自己输忠。王敦党徒经常威胁劝说郗鉴,郗鉴依然神态自若,不肯软化。王敦的亲信钱凤认为,像郗鉴这样的人才,如果不能为己所用,不如杀之。王敦对钱凤说:"郗道徽是儒雅之士,有名望地位,随便加害于他,会大失人心的。"终于将他释放。郗鉴回朝后,就与明帝商议平灭王敦之事。
公元324年,王敦已经病重,还派王含、钱凤等人领兵进逼建康。明帝以郗鉴为行卫将军、都督从驾诸军。当时有人认为应由明帝亲自领兵进攻,但郗鉴认为敌军兵多不能力敌,但敌方并无方略,只求一战取胜。因故认为宜拖长战事,让其他勤王部队集结后再对疲惫的敌军进攻,定可取胜。明帝听从了他的意见。郗鉴以尚书令身份指挥各营,派兵奇袭大败王含军队,随着四方勤王军赶到,最终讨平了王敦之乱。
郗鉴因功获封高平侯,赐绢四千八百匹。明帝因郗鉴有才识名望,朝廷大小事情都询问他,并诏令郗鉴为朝廷起草表疏诏告,任其简易从事。公元325年,
[z1]
明帝驾崩,郗鉴与王导、卞壶、温峤、庾亮、陆晔等一起接受遗诏,辅佐五岁的成帝司马衍。郗鉴晋位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后来又兼领徐州刺史。
公元327年,庾亮不听王导、温峤、郗鉴等劝阻,逼反历阳流民帅苏峻和豫州刺史祖约。郗鉴打算亲自领兵救援京城,但庾亮却不同意,至使建康沦陷,小皇帝被苏峻挟持,庾亮仓惶出逃,到寻阳投靠温峤,并宣庾太后口诏,升郗鉴为司空。
郗鉴接受了诏命后,感激涕零。广陵接近后赵边境,城孤粮缺,军民害怕北方强虏和苏峻夹击而士气低落。郗鉴设立坛场,宰杀白马,召集三军一起对天盟誓,誓言说:"贼臣祖约、苏峻不恭顺天命,凶暴逆行,破坏国家纲纪,无视五常之伦理,威逼胁迫幼小君王,残害忠良之臣,祸及黎民百姓,使天地神祗祖宗灵位无所归依。我们奉旨讨伐,以除灭元凶。过去戎狄危及周室,齐桓公与诸侯会盟以扶王室,董卓欺凌汉宫,各路豪杰聚义致讨,护卫君亲之义,古今一样。现今主上陷于危难,百姓处于倒悬,忠臣志士无不心存报国之念。凡入我同盟者,一经盟誓之后,齐心合力,以救社稷。若二寇不消灭,决不退缩偷安。有谁违背誓言,天神不容!"郗鉴登坛后慷慨陈辞,使军民士气大振。
郗鉴又派使者通知温峤,并预计苏峻会挟持成帝到会稽,在各交通要达到立营据守,以防苏峻劫持晋成帝到历阳。同时在自己防区实行坚壁清野,重点据守京口伺机反击苏峻。
在京口任勤王军盟主后,希望郗鉴主力驻屯京口牵制威胁叛军,和陶温庾联军形成对叛军的东西夹击。郗鉴就在京口修筑大业、曲阿和庱亭三个营垒和叛军对峙,引来苏峻主力的围攻,为西路陶侃联军进攻石头城创造了战机。不久,苏峻堕马被杀,大业垒得以解围。苏峻的弟弟苏逸率残部逃往吴兴,被郗鉴派军队剿灭。
苏峻之乱平定后,郗鉴以功升任司空,加侍中,一度入京任职,他的八郡都督等职,由其长子郗昙接替。没多久,后赵石勒部将刘征侵扰东南诸郡,郗鉴再次驻屯京口,都督扬州的晋陵郡、吴郡军事,率兵将刘征击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