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覆灭了龙亢桓氏的权贵二代桓玄(2)

(2023-03-22 06:04:36)

覆灭了龙亢桓氏权贵二代桓玄(2)

纵观

于是朝廷忍无可忍,以手握晋军精锐北府兵的刘牢之为前锋都督出兵讨伐桓玄,但刘牢之政治上糊涂,被桓玄派去的说客打动,唯恐消灭桓玄后功高震主,不能被朝廷所容,就打算坐山观虎斗,让桓玄和朝廷相争,自己再见机行事,因此保持中立。桓玄遂顺利东下,进入建康,杀死当政的司马元显,并解除刘牢之的兵权。桓玄让傻子晋安帝任命自己为太尉、都督中外诸军事、扬州牧、领豫州刺史,完全掌控了国政,随即又接连诛杀司马道子父子和北府军将领,以铲除其政敌。

凭借门第显贵以及父亲余荫,桓玄纵横捭阖,文武并用,一步步消灭了殷仲堪、杨佺期、刘牢之、司马道子父子,终于掌握了东晋朝廷的最高权力。但随之他的浮燥骄嗜本性也很快暴露,使他达到顶点后迅速败灭。

他的第一大失策,是篡晋自立。本来,白痴晋安帝很好摆布,他出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可以稳操朝政有所作为。但他不,非要上火架去烤。

公元403年,他逼迫傻帝晋封他为相国,总百揆,封十郡,为楚王,加九锡,这是篡位的第一步。

同年末,他的亲信卞范之起草好"禅诏",逼晋安帝照猫画虎抄了一遍,禅位于桓玄,"百官诣姑孰劝进"。然后,十二月庚寅,桓玄筑坛于九井山继皇帝位,史称桓楚。这样,他就破坏了各大名门望族与晋室共天下的平衡,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

桓玄第二个失策之处,在于为政无道。按说改朝换代之初,总要争取百姓人心,各有所得。但桓玄没有这样的举措。

他也想显示自己的仁主形象,但处处从小处着眼。他喜欢以皇帝之尊面审罪人,罪无轻重,都一律释放,以示其"宽仁"。百姓中有当街拦乘舆呼冤哭贫的,桓玄会当众散金银给他们,但在税赋财政大处,他则毫无建树行此小惠,以惑人心。

他又喜欢拣细微处炫耀学问,臣下奏章中的笔画之误,他都会以御笔点出,"必加纠挞,以示聪明"。由此变成专抓琐事的小吏,最终导致纲纪不治,案牍山积,法令不行。

自晋安帝继位以来,东晋国内战祸连年,人民都厌战不已。桓玄上台后,建康城中曾经一片欢腾,百姓希望在新君统治下能过安定日子。不过很快他们发现,桓玄豪奢纵欲,政令无常,于是大为失望。当时三吴大饥荒,很多人死亡,即使是富有的也是守着金玉财宝活活饿死家中,桓玄虽曾下令赈灾,但米粮不多,供应不足,还是有很多人在道旁饿死。

桓玄本爱奢华,一旦大权在握以天下养,便大兴土木,扩建建康诸殿大门,重修宽广的驰道,兴造可容3000人坐的大辇,以两百人牵曳。他还爱好出外打猎,令人制作了极其精巧的"徘徊舆",机关众多,转动灵活,近乎现代汽车的古代版。他日夜笙歌,游宴无度。由于土木频兴,徭役繁重,督迫严促,致使百姓愁苦,纷纷思念旧朝。

他又是个文物收藏家,把东晋宫殿里的典藏珍惜据为己有。王羲之曾送给他一批自己的墨宝,他非常喜爱。他曾造了数艘轻巧小船,遍载书画古玩奇物。有人问他原因,他说说:"兵荒马乱,倘有意外,这些东西轻而易运。"

桓玄第三个重大失误,在于对北府军的处置。北府军是东晋最精锐的部队,其政治倾向往往足以决定谁胜谁负。刘牢之是北府军元老,他本人并无政治野心,谁能让他继续领军他就倒向谁,对桓温并不构成致命威胁。到镇压孙恩之乱时,他已老矣,打仗主要靠刘裕(寄奴),刘裕已成为北府军的第二把手。但桓温不知出于什么想法,竟然把刘牢之逼死了,并先后杀害高素、竺谦之、竺朗之、刘袭、刘季武、孙无终北府旧将,以图消灭刘牢之的北府军势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