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覆灭了龙亢桓氏的权贵二代桓玄(1)

(2023-03-22 06:03:15)

覆灭了龙亢桓氏权贵二代桓玄(1)

纵观

桓玄,字敬道,一名灵宝 。东晋权臣,大司马桓温之子,桓楚开国皇帝。

桓玄是桓温的最小庶子。自幼为桓温所喜爱,晋孝武帝宁康元年(373),桓温去世,遗命其弟桓冲统率其军队,并接任扬州刺史,以时年五岁的桓玄承袭其封爵南郡公。两年后,桓玄丧期满,桓冲亦离任扬州刺史,扬州文武官员来与桓冲告别,桓冲摸着桓玄的头说:"这是你家的旧官属呀。"桓玄听后掩面哭泣,众人都对这反应感到诧异。

桓玄长大后,相貌奇伟,神态爽朗,博通艺术,亦善写文章,对自己的才能和门第颇为自负,总认为自己是英雄豪杰。然而朝廷对他父亲桓温晚年专横跋扈不满,所以对他深怀戒心而不敢重用。直到他二十三岁时才被任命为太子洗马。后又出任义兴(今江苏宜兴)太守,甚觉不得志,曾感叹道:"父为九州伯,儿为五湖长!"就弃官回到其封地南郡(今湖北江陵)

途中经过建康,拜见执政的宰相司马道子,司马道子酒喝高了,当着众人的面对他说:"父亲桓温晚年想当贼,你怎么看?"桓玄吓得跪地流汗不起。王府长史谢重为之缓颊,才结束了这尴尬场面。桓玄从此深恨司马道子。

桓玄的封地南郡,受荆州刺史王忱管辖,王忱处处对他加以压制。后来王忱病死任上,晋孝武帝打算以王恭接任,桓玄派人入京贿赂孝武帝所宠信的尼姑支妙音,让孝武帝任命被视为"弱才"的黄门侍郎殷仲堪当荆州刺史。 殷仲堪上任后,对桓玄十分敬惮。桓玄凭借父、叔长年治理荆州的威望余荫,使士民敬畏他有甚于殷仲堪。殷仲堪因而与其深交,桓玄此时没有合法的地盘和军队,也要借重殷仲堪的兵力,所以两人关系很好。

公元396年,晋孝武帝司马曜去世,太子司马德宗继位,即晋安帝

晋安帝是个大白痴,说话都很困难。琅琊王司马道子乘机专制朝政。他嗜酒如命,不问政事,他的亲信王国宝、王绪专权用事,劝司马道子削弱强藩兵权,引起青、兖二州刺史王恭,荆州刺史殷仲堪不满。桓玄见有机可乘,就游说殷仲堪联合王恭起兵清君侧。司马道子惊慌失措,杀王国宝、王绪以平息政潮。事后,桓玄趁机提出要当广州刺史。正好司马道子不愿让桓玄久居荆楚,就同意了便想调他到广州去。但桓玄仍然留居江陵,以等待时机。

不久,司马道子又想削夺豫州刺史庾楷的兵权,引起 庾楷不满,就劝说王恭再度清君侧。王恭就联合桓玄、殷仲堪等举兵讨伐司马尚之兄弟。殷仲堪认为王恭会马到成功,于是积极参战,分五千兵给桓玄,与前锋杨佺期顺江南下。杨、桓二人到达湓口,追获朝廷的江州刺史王愉。不久庾楷战败,前来投奔桓玄。桓玄实力大增,于白石打败朝廷军队。桓玄和杨佺期进驻石头,迫使司马尚之回防京师。

王恭的主战场一败涂地,其主力北府军刘牢之反戈一击杀死王恭,桓玄和杨佺期因畏惧而撤回蔡洲(今江苏省江宁县西南江中),继续与朝廷军对峙。

司马道子谋划利诱桓玄和杨佺期,令二人倒戈攻击殷仲堪,于是封桓玄为江州刺史,杨佺期为雍州刺史,而殷仲堪被贬为广州刺史。殷仲堪果然大怒,命桓玄和杨佺期率兵进攻建康。但桓玄与杨佺期却对新任命十分满意,于是反而撤军。殷仲堪也只得撤军。

但此刻殷仲堪失去荆州刺史合法地位,要倚仗桓玄为援;而桓玄羽毛未丰,也要借助殷仲堪的兵力,因而还必须结为同盟对抗朝廷。桓玄有家世声望优势,殷仲堪与杨佺期就推桓玄为盟主。朝廷大为恐慌,就下诏安抚,让仲堪回任荆州刺史,以求和解。于是桓、殷、杨受各自返回驻地。这次起兵,桓玄取得江州,得到最大的实惠。不久,荆州遇特大洪水,殷仲堪实力大损。桓玄乘机袭击,,殷仲堪、杨佺期战败被杀。桓玄一举夺得荆、雍二州。

消灭杨佺期和殷仲堪后,趁朝廷忙于扑灭孙恩之乱,桓玄向朝廷求领荆江二州刺史。朝廷只得加封桓玄为都督江州扬州豫州共八郡诸军事,领荆州刺史江州刺史。桓玄于是借口讨伐孙恩,在荆州等地任用腹心,训练兵马。

公元401年,孙恩循海道进攻京口,逼近建康,桓玄声称勤王起兵,实际是想浑水摸鱼。但不久孙恩北走远离京师,朝廷就下命桓玄退回驻地。但桓玄当时已完全控制了辖区,并将势力范围扩充到襄阳,湓口等军事要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