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谢安,国之中流砥柱族之中天行阳(3)

(2023-02-08 17:58:22)

谢安,国之中流砥柱族之中天行阳(3

纵观

一日,孝武帝召右将军桓伊宴饮,谢安作陪。桓伊,曾长期与谢玄配合作战,对谢安非常敬佩。他又是东晋著名音乐家,号称“笛圣”,是琴曲《梅花三弄》的原创者。孝武帝当然想听“笛圣”吹笛,桓伊神色自若的吹了一曲,然后放下笛子说:"臣对于筝的情分不如笛,然而足以用来与歌管配合,请允许臣奏筝歌唱,并请求来一个吹笛人为臣伴奏。"孝武帝就下令让一个御妓吹笛伴奏。桓伊又说:"不熟悉的人与臣必定配合不好,臣有一奴,擅长与臣配合。"孝武帝又允许他把家奴召来。

奴仆来后吹奏笛子,桓伊一边弹筝一边唱起曹的《怨诗》:"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旦佐文武,《金滕》功不刊,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言。" 歌词委婉凄凉,表达了曹植受到皇帝猜忌,无法排解忧伤之情,这与当时谢安的处境非常相似。谢安不禁抽泣流泪以致沾湿了衣襟,一曲唱罢,他情不自禁起身坐到桓伊身旁,用手理顺桓伊的长须道:" 使君今天表现很不一般!足见足下不同于常人!"孝武帝听到这样形式的进谏,不由得面露愧色。

谢安此番表现有失常态,又使皇帝当面难看,所以一些迂腐的史学家吹毛求说谢安对皇帝不敬。这是他们的封建伦理道德观所致,大可不必当作谢安的疵点。

淝水之战后不久,去世,朝廷又一次面临处置桓氏势力的机遇和难题。谢安不动初衷,以和为贵,他认为,这几年桓冲顾全大局抗击前秦西线大军有功无过,让桓氏失去荆、江二州地盘,会激成内乱,影响北伐大业。因此他否决了让谢玄任荆、江两州刺史的提议,而是让桓石虔桓石民、桓伊分任为豫州、荆州、江州主官,从而妥善处置了因桓冲去世形成权利再分配的难题,为接下来的大规模北伐稳定了后方。

淝水大捷后,谢安上疏请求乘胜北征,孝武帝任命谢安总督十五州军事,主持北伐大业。

谢安命令谢玄任东路总司令,率领北府兵自广陵北上,一路收复了兖州、青州、司州豫州,命令三桓率本部主力从中路和西路进军,攻克鲁阳和洛阳,并收复了梁州和益州。至此,淝水之战前秦、东晋以淮河-汉水-长江一线为界的局面改成了以黄河为界,整个黄河以南地区重新归入了东晋的版图,这是整个东晋史上最成功的以此北伐。

正当北伐捷报频传,谢安却积劳成疾病倒了。他只得上书请求暂停进军,并安排好各种善后事宜。孝武帝同意谢安返回建康养病。当自己车驾进入建康西州门氏,谢安因壮志未成,功业半废而感慨万分,对亲近的人怅然道:"我曾作故一个梦,梦见自己乘坐桓温车驾走了十六里地,看见一只白鸡后停了下来。现在明白此梦的预兆了,乃是我代替桓温执掌朝政十六年,如今我执政刚好十六年。今年是酉鸡年,看来我这一病再也起不来了!"于是上书辞去所有职位。

同年农历八月二十二日,谢安病逝于建康,享年六十六岁。孝武帝闻讯后,罢朝哭吊三天,追赠太傅谥号"文靖"。因为谢安没有私宅,孝武帝就下诏在其官府中备办丧事仪式,并追封他为庐陵郡公

谢安曾从王羲之学行书,他的行书为后人评为妙品,说其行书"山林妙寄,岩廊英举,不繇不羲,自发淡古。"《宣和书谱》收录了他的行书《近问帖》、《善护帖》、《中郎帖》。《淳化阁帖》收录有《凄闷帖》、《六月帖》。

谢安诗文俱佳。《全晋文》收录有谢安文章六篇:《上疏论王恭》、《魏陟周丧拜时议》、《简文帝谥议》、《遗王坦之书》、《与某书》、《与支遁书》。《晋诗》收录有谢安诗两首:《兰亭诗二首》《与王胡之诗》。

史书对谢安的评价,是一边倒的赞扬。他的功业,他的品格,也确实当得起这些赞扬。他是东晋的中流砥柱,是陈郡谢氏的中天之日。下面引二位大诗人的溢美之词。

李白诗曰: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苏东坡写道: 谢公含雅量,世运属艰难。况复情所钟,感慨萃中年。正赖丝与竹,陶写有馀欢。尝恐儿辈觉,坐令高趣阑。独携缥缈人,来上东西山。放怀事物外,徙倚弄云泉。一旦功业成,管蔡复流言。慷慨桓野王(桓伊),哀歌和清弹。挽须起流涕,始知使君贤。意长日月促,卧病已辛酸。恸哭西州门,往驾那复还。空馀行乐处,古木昏苍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