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国之中流砥柱族之中天行阳(2)
(2023-02-08 17:56:58)谢安,国之中流砥柱族之中天行阳(2)
纵观
其实谢安的治国理政,与王导一脉相承,就是二个摆平,即摆平皇室与世家望族的平衡关系,摆平各世家望间的平衡关系。这是东晋皇朝的统治基石,出了差错就会引起动乱纷争。
桓温死后,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正好几大士族瓜分桓氏的地盘和军力。谢安不这么想,他着眼于长远大局,仍任用桓冲都督徐、豫、兖、青、扬五州诸军事和徐州刺史,镇守京口,后又转任都督七州诸军事,兼任荆州刺史。总体维持了"荆扬相衡,则天下平"的局面,共同对付北方的前秦政权。当时桓冲也深明大义,认为自己的德望不及谢安,心甘情愿地以镇守四方为己任。这就为淝水大捷中东晋东西两大集团军齐心协力同赴国难埋下了伏笔。
对于皇室重臣会稽王司马道子,谢安也是心存仁义,以诚相待,对其辅助调和。当时前秦侵犯边境,告急文书频频传来,梁、益等州先后失陷。面对危局,他镇定自若,劝导百官同心同德,以宽仁安定内外,不因小利而内斗,皆应专心国事对外。在他倡导和以身作则下,东晋出现了政通人和,君臣协调,将相团结的局面。以致前秦的王猛、符融都劝苻坚不能小觑东晋轻动干戈。
当时,前秦在苻坚治理下日益强盛,基本统一了华夏北方,并显露出南侵的野心,晋军在与前秦的交战中处于劣势。那时扬州、镇江缺乏良将防守同年,谢安便举贤不避内,极力举荐侄子谢玄出任兖州刺史,镇守广陵,负责长江下游江北一线的军事防守。谢安则自己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军事,总管长江下游。谢玄不负叔父重托,在广陵挑选良将,选拔了刘牢之、何谦等人,并训练出了精兵北府军。公元379年,秦晋淮南之战爆发。谢安在建康布防,又令谢玄率五万北府兵,自广陵起兵应敌。谢玄四战四胜,全歼来犯秦军。
公元383年,苻坚率领着号称百万的大军南下,志在吞灭东晋。谢安以征讨大都督的身份负责军事,并派谢石、谢玄、谢琰和桓伊等率兵八万前去抵御正面敌军。命桓冲率本部十万大军遏制西路顺流而下的敌军。
当时,桓冲知道寿春一线前秦主力共八十万,仅前锋就有三十万,而北府军才八万人马,十分担忧北府军战败,就调拨拨三千精兵去支援。谢安却对派来的将士说:"我这儿已经安排好了,你们还是回去加强西面的防守吧!"
同年十一月,谢玄遣部将刘牢之以五千精兵奇袭五万敌军,取得洛涧大捷。十二月,双方决战淝水,谢玄、谢琰和桓伊率领晋军七万战胜了苻坚和苻融所统率的前秦十五万前锋大军,淝水之战以晋军的全面胜利告终。
当前先捷报送到谢安府邸时,谢安正在与客人下棋。他看完捷报,不动声色地继续下棋。客人憋不住问他,谢安淡淡地说:"没什么,孩子们已经打败敌人了。"直到下完棋客人告辞后,谢安才抑制不住心头的喜悦,舞跃入室,把木屐底上的屐齿都碰断了。此事流传至外,人人都佩服谢安喜怒不形于色的气度。
泰山崩于前而不惧,富贵临于门而不喜,谢安确实无愧于玄学之士的这种至高无上境界。这方面他有很多故事。
他曾与名士孙绰等人泛舟大海。突然风起浪涌,大家十分惊恐,谢安却吟啸自若。船夫因为雇主高兴,照旧驾船漫游。风浪转大,谢安慢条丝里地问:"如此大风,我们将如何回去呢?"船夫听后立即驾船返航。众人无不钦佩谢安宽宏镇定的气度。
淝水大战前,谢玄出发之前,特地到谢安家去请示一下这个仗怎么打。但谢安神情泰然,回答道:"朝廷已另有安排。"过后默默不语。
谢玄不敢再问,便派好友张玄另去请示。谢安在山中别墅招待张玄,与张玄下围棋赌别墅。谢安平常棋艺不及张玄,这一天张玄心慌,反而败给了谢安。谢安回头对外甥羊昙说:"别墅给你啦。"说罢便登山游玩去了。到夜晚才返回,把谢石、谢玄等将领召集起来,当面交代机宜事务。
老谢真情不外露,只因未到伤心处。其实,谢安也有真情难以自掩的时候。淝水大捷使谢安声望如日中天。而强敌甫去,内部矛盾就显露出来。一是会稽王司马道子图谋专权,对谢安十分忌惮;二是毛头小伙孝武帝已经成年,渴望独掌乾坤,也十分忌惮谢安的威望。一些奸谄小人看准这点,开始在孝武帝面前煽阴风点鬼火中伤谢安,谢安使孝武帝于谢安之间渐生嫌隙。谢安本玄学清谈性情中人,十分爱惜自己羽毛,对那些冤屈事不屑于去争辩,只能憋在心里十分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