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那些人和事(四十五)羌族(5)
(2022-08-22 06:09:32)纵观
姚苌病死,长子姚兴继位。姚兴字子略,史称他是杰出政治家和佛学家。
前秦苻登听说姚苌死去,非常高兴,就调动大军全力东进,准备一举消灭后秦。苻登先后攻占姚奴、帛蒲二镇,到达始平附近的废桥。始平(今陕西户县西)处于渭水之滨,距长安不足百里。后秦咸阳太守刘忌奴又乘乱反叛,形势对姚兴十分不利。
姚兴决定暂不称帝,自号为大将军,整顿军队迎击苻登。首先以奇兵突袭咸阳,将刘忌奴擒获,消除了后顾之忧。然后亲率大军赶赴废桥,解救始平。
先行到达始平的尹纬,在废桥与苻登对峙,他命令部队据守要塞,消耗敌人,并切断敌人的水源。苻登的军队因缺水渴死不少,因此想早日结束战争,频频对废桥发动攻势,但尹纬只守不攻。日久,敌军疲惫松懈,尹纬认为反攻时机已经成熟。姚兴却担心苻登的力量太强,但被尹纬说服。
公元394年夏初,两军在废桥展开决战。后秦军以逸待劳,如下山猛虎,前秦军却师老气泄,全无斗志。这一战,苻登的军队彻底崩溃,他本人狼狈逃回平凉,躲进马毛山里去了。
废桥一役为后秦最后消灭苻登、称霸关陇奠定了基础。废桥战后,姚兴正式即位称帝。通过这次战争,姚兴加深了对尹纬的了解,从此很倚重尹纬,先后委任他尚书左右仆射等重要职务。好汉要有好帮手,石勒有张宾,苻坚有王猛,姚兴则有尹纬
当年七月,姚兴亲自率军攻打马毛山,一鼓作气击溃苻登,并把他擒杀。为了根绝隐患,姚兴解散苻登的羌族部众,安排他们到各地进行农业生产。又把三万户羌民从阴密迁到长安,以充实京畿地区。
回师长安后,姚兴开始拓略疆域。
首先,他消灭了盘踞在武功的窦冲割据势力,完全控制了陇东地区。
公元396年,他又先后占取成纪、上邽(两地皆在甘肃天水市西),势力达到天水郡。同年年底,姚兴派叔父姚绪东渡黄河,攻占了原属西燕的河东地区。
第二年九月,姚兴之弟姚崇攻击鲜卑薛勃部,把后秦的疆域向北扩展到上郡(今陕西榆林南鱼河堡)一带。
公元399年,姚兴开始蚕食东晋领土。当时东晋晋安帝是个白痴,朝廷大权由昏庸荒唐的皇室把持,政治非常腐败。几大藩镇觊觎中央的权力,多次举兵内向,社会动荡不安。姚兴乘东晋衰乱,先是逼迫东晋的弘农太守、华山太守俯首称臣,羯人占据上洛。但在进攻取中原古都洛阳时,在金塘城下遭到东晋军队的顽强抵抗,姚崇久攻不下,转而向东拿下柏谷,并将周围一带的百姓二万余户尽数迁到关中。
之后,后秦大军再度包围洛阳,东晋守城主将辛恭靖一面固守,一面派人求救。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辛恭靖坚守百余天,然而北魏的救兵始终没有出现,洛阳城终于失守。此役影响很大,淮河、汉水以北的许多地方势力都归附了姚兴。
后秦的西邻是一个乞伏鲜卑人国家,国号也叫秦,史称西秦。当时西秦国主是乞伏乾归,击杀仇池王杨定,尽有陇西、巴西之地后,又连续战胜后凉和吐谷浑,又获取大量的人口和土地,国力日强。
公元400年,乞伏乾归把首都从金城东移至苑川,这是西秦准备东征后秦的信号,使姚兴十分震怒,觉得拔掉西秦这颗钉子、进军河西统一关陇的紧迫性已临眉睫了。
这年五月,姚兴命令姚硕德率兵五万,由南安峡进击西秦。乞伏乾归亲赴前线,在陇西城下与后秦对峙。由于深入敌境,人地生疏,粮道又被切断,后秦军队逐渐陷入困境。姚兴得到报告,立即封锁消息,远程跋涉,亲自增援姚硕德。
乞伏乾归预先将精锐部队两万人埋伏在伯阳川,另在侯辰谷安排四万兵马军作为后援。然后,他带领几千骑兵引诱姚兴,待敌人进入包围圈后一举歼灭后秦主力。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乞伏乾归的骑兵出发后,突然大风迷雾遮天蔽日,白昼如夜,乞伏乾归迷失道路,与中军断绝联系,误入自己后军阵地,作战计划完全落空。而后秦军队进攻时,天气又突然放晴,西秦军队以为天助敌方,惊慌失措,乞伏乾归丢弃大军,轻骑逃回苑川。失去主帅的西秦军队三万六千人都放下武器,投降后秦。后乞伏乾归一度依附南凉,最终还是投降了姚兴。
征服西秦后,姚兴大军乘胜越过黄河继续西进,先后消灭后凉,逼降南凉、北凉和西凉,占据西方重镇姑臧(今甘肃武威)。这样,后秦的疆域"南至汉川,东逾汝颍,西控西河,北守上郡",成为十六国后期国力仅次于后燕的强盛王朝。
在动乱的十六国时期,姚兴能使后秦从危转安,由弱渐强,确是一位有作为的少数民族君主。在前期,他妥善处理了宗室内部的关系。军事上,姚兴信任和使用两位能征善战的叔叔姚绪和姚硕德;政治上,他依靠的是足智多谋的尹纬。他能够倾听臣下的意见,注意提拔一些有才能的人担任重要官职。
攻占洛阳后,姚兴命令百官为朝廷荐举人才,有的大臣抱怨世间人才太少,姚兴反驳说:"自古以来,有作为的帝王使用人才,既不能找先贤,也不能等后人,他们随时选拔人才都能取得成功。你自己没有识人之明,怎么能说天下没有人才呢?"
兵部官员边熙认为军令烦苛,姚兴根据他的建议删削了过滥过重的部分。城门校尉王满聪不满意姚兴出游晚归,以天黑不辨奸良,不开城门。姚兴只好从别门而入。第二天,为了嘉奖王满聪尽忠职守,姚兴特意提升了他的官职。
为澄清吏治,姚兴采取严厉措施打击贪官污吏。对于比较清廉的臣属,他不仅给予物质上的奖励,还下书表彰,越级提拔他们的职务。并在长安办有律学,学员都是地方郡县的闲散官吏。经过一段时间的法律学习之后,成绩优等的被派回原地负责司法。姚兴规定,凡州郡县地方政府不易判定的案例,一律报请中央政府裁决。他本人经常旁听判决,尽量避免冤狱的发生。
姚兴还曾发布命令,要求各地政府释放因灾荒贫困而自卖为奴的百姓;禁止百姓制造锦绣和过多进行宗教祭祀;妥善安葬阵亡的将士和抚恤家属等等。此外,他本人以身作则,厉行节俭,从不用金银装饰的车马器物。在他带动之下,后秦上下崇尚清素。这些措施,对于阶级矛盾的缓和和关陇地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姚兴继承姚苌的政策,大力提倡儒学,兴办学校。当时,许多著名学者云集长安,讲学授徒,各有弟子门生数百人,远道而来的求学者竟达上万人。姚兴特别指示各地关卡,对来往儒生一律放行,不许刁难。
姚兴本人素以精通典籍声闻遐迩,政务余闲,经常在内宫召见学者,和他们一起讲论道艺,错综名理。其中一些善于为文的人,被姚兴安排在身边,参管机密,起草诏书。姚兴提倡儒学为保存和发扬汉族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
姚兴比较注意军纪。史书上讲,他的军队"军令齐整,秋毫无犯,祭先贤,礼儒哲"。由于能够作到"军无私掠",后秦的军队,最初的名声还是比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