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zgadxf01
zgadxf01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439
  • 关注人气:2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晋那些人和事(四十三)羌族(3)

(2022-08-20 06:40:57)

西晋那些人和事(四十三)羌族(3)

纵观

两晋南北朝时期,南安羌人姚氏建后秦政权,势力范围在北魏之南,东晋之北,时间达33年。之后还有几个羌人部落相继兴起。如陇南宕昌羌,川、甘边境和岷江上游的邓至羌,二者存续了140多年。本文收集于拙作《西晋那些人和事》杂文集中,隋唐以降的羌族演变历史不在写作范围内。

同一时期,氐族曾有仇池、成汉、前秦、后凉,南匈奴有前赵(汉),羯族有后赵,鲜卑族有慕容氏的四燕,拓跋氏的代国和北魏,相比之下,羌族政权数量和规模都有所不及。但老天自有公允之处,即其他四族各个政权,往往只有开国之君英明雄武,继之则手足相残内乱至衰,而羌族则接连三代四位明主前仆后继,使后秦政权从无到有,由弱转强,从小而大。他们是姚弋仲、姚襄、姚苌和姚兴。

姚弋仲,羌族某部酋长,父亲曾任曹魏镇西将军。

姚弋仲年少聪明果断,勇猛刚毅,不治产业而以收容救济为务,因此很受部众敬服。永嘉之乱次年,姚弋仲举众向东迁,跟随者达数万人,姚弋仲自称护西羌校尉、雍州刺史、扶风公。

但与当时的大军阀相比,姚氏政权太弱小了,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公元323年七月,前赵占领关陇地区,姚弋仲和当地氐、羌各部落都投降前赵,前赵任命姚弋仲为平西将军,封平襄公 ,驻地陇上

公元328年,石勒打败前赵,建立后赵,姚弋仲顺而归降后赵,被封为安西将军、六夷左都督。

姚弋仲刚正不阿,敢于直言。石虎废黜石勒之子石弘自立为帝,其他将领纷纷上表恭贺,唯有姚弋仲称病不去朝贺。石虎召见他予以责问,姚弋仲板着脸对石虎说,你是辅佐之臣,为何反而篡权?石虎只得陪笑解释说,是因为石弘过于懦弱担当不起江山社稷,他才不得已而为之。为笼络战斗力强大的羌军部队,石虎又升了姚弋仲的官,拜他为十郡六夷大都督、冠军大将军。

公元349年,因石虎处置太子杀弟事件过于苛猛,将太子统领过的十四万部队全部发配到雍州,引起梁犊兵变,并在荥阳击败了石虎派去征讨的大军,一时声势浩大。石虎大为恐慌,只得召姚弋仲与蒲洪的羌军氐军讨伐梁犊。姚弋仲率八千轻骑赶到邺城,当时石虎已重病,不能马上接见,只先赏赐姚弋仲酒食。姚弋仲怒而不食,说:"召我击贼,岂来觅食邪! "石虎接见时,姚弋仲毫不客气指责了石虎教子无方处置不当的大错,随后就不辞而出,策马南奔,大破叛军,斩杀梁犊。此役暴露了羯族军队已经腐败无能的纸老虎本质,奠定了姚弋仲在后赵举足轻重的地位。

石虎去世后,石家子孙自相残杀,逼反了兵权在握的石虎干儿子石闵,石闵恢复汉姓冉,建国冉魏,杀光了邺城内的石家宗室,又下灭胡令杀掉邺城内外二十多万羯人。

不久外藩石祗于襄国即前秦帝位,以姚弋仲为右丞相,封亲赵王。

公元351年,冉闵围攻襄国,姚弋仲派儿子姚襄率领三万八千骑兵讨伐冉闵。在前秦汝阴王石琨、前燕悦绾、姚襄以及襄国守军夹击下,冉闵兵败退回邺城。姚襄凯旋而归,但因没有活捉冉闵,反遭姚弋仲杖打一百责罚。

后赵灭亡后,姚弋仲已患重病,曾对四十二个儿子说:"石氏厚待我,我本来想尽力帮助他们。今天石氏已经灭了,中原无主,历来从无外族入主华夏的先例,我死了以后,你们要尽快归降晋室,并固守臣节,不要做不义的事呀。"并派遣使者向东晋投降,获封六夷大都督、都督江淮诸军事、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单于,高陵郡公。

公元352年,姚弋仲去世,享年七十三岁。他的第五个儿子姚襄续统了他的兵马。

姚襄,字景国。他十七岁时,就身高八尺五寸,垂臂过膝,雄健威武多才多艺。他明察善辩长于安抚笼络人心,所以深得部下及民众的爱戴敬重。将领们曾请求姚弋仲立姚襄为继承人,因为姚襄不是长子,姚弋仲没有同意。但后来百姓们也再三请求立姚襄为嗣,于是姚弋仲才授予他兵权。

姚弋仲死后,姚襄曾被前秦打败,便归降东晋,东晋把姚襄安置在谯城(今安徽亳州)

姚襄在军民中有很高的名望,他的顶头上司东晋扬州刺史殷浩忌畏他的名声,就买通姚襄的弟弟们多次派刺客去杀姚襄,但刺客都向姚襄投诚了。殷浩又秘密派将军魏憬率五千多人袭击姚襄,姚襄打败魏憬且吞并了他的军队。殷浩更加憎恶他,改派将军刘启戍守谯城,把姚襄赶到梁国蠡台去。这就加剧了殷姚之间的矛盾。

恰逢关中有变,殷浩亲自率军北伐,姚襄就在山桑截击殷浩,打败殷浩军队并缴获大量粮草甲仗。殷浩又派大军进攻山桑,姚襄从淮南出击消灭了他们,并大张旗鼓渡过淮河,驻扎在盱眙,招募流民入伍,扩军七万人,并勉励军民开荒屯田从事农桑。他又派使者到东晋都城建也,陈述殷浩的过错和罪状,表示自己不得已自保,决不反叛。

公元355年,东晋流犯郭斁等聚众叛乱,并向姚襄投降,东晋朝廷大为震怒,沿江设防与姚襄决裂。姚襄的部下都是北方人,劝姚襄回北方发展。姚襄于是率军北去攻打外黄,被东晋守军击败。

姚军败而不散,经姚襄尽力抚慰照顾,又重新振作士气,攻占许昌后再进军洛阳,却一个多月没能攻克。

东晋征西大将军桓温从江陵进攻姚襄,双方在伊水之北决战,姚襄战败率部下几千骑逃奔到北山。这天夜晚,跟随姚襄出逃的百姓有五千多人,后来又有四千多户百姓去投奔他。那时传说姚襄受重创已死,桓温军俘获的百姓无不向北流泪,可见姚襄很得人心。士人杨亮和姚襄曾有交往,桓温问他姚襄的为人,杨亮说:"精神器宇,属于孙策一流,而雄武超过他。"

公元357年,姚襄与前秦争夺关中失利,姚襄率军西退,前秦派符黄眉、苻坚邓羌等截击他。姚襄决定决战,和尚智通再三劝谏他,说这时只宜收束兵力励军秣马,等待时机再战。姚襄却说:"二雄不能并立,希望上天不抛弃有德之人而救助黎民。"于是长驱进兵,与前秦在三原决战。终因兵力悬殊,姚襄战败为苻坚所杀,时年二十七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