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确理解“多动症”

(2015-06-15 14:40:16)
标签:

育儿

多动症

精神药物

医学营养

修复

分类: 小儿健康

正确理解“多动症”

http://s5/mw690/0030DScjzy6T5dfsUSw44&690

应众多妈妈之要求,让我谈谈孩子多动症的问题。小美虽不是科班出生的大夫,但对科普的知识一直保有严谨、科学的态度。经过咨询相关大夫,查阅相关医学资料,结合本人所学营养,深度解读“多动症”,希望能帮助解决更多妈妈的困惑。

 

“多动”不一定就是“多动症”

多动、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注意力与行为表现是否正常,与孩子的年龄有关。比如,5岁的小朋友顽皮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十五分钟左右,这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行为表现,家长要与多动症区别开来。

 

多动症的解义

多动症,又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部分患儿成年后仍有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

教科书和医生对病因的解释都是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一般与遗传、环境因素、神经递质、家庭和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就是没有意识到营养的相关重要性)

 

多动症的临床治疗

临床上,一般采取心理和药物相结合的治疗方式,而且大夫通常会告诉你“需要长期治疗”。常用哌甲酯、托莫西汀等抗精神类的药物治疗,短期内能改善注意缺陷,降低活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成绩;但胃肠道反应等药物的副作用也会长期存在,加重营养缺失,是否影响生长发育尚不能确定。

 

医学营养建议

小美也是为人之母,哪会不知父母面对多动症孩子心中的痛。在此温馨提醒您:医生学的是临床医学,大部分不懂预防医学,也忽略了营养在治疗上的辅助功效。

作为家长,当发现您的孩子与同年龄同性别的儿童相比多动时,一方面不要主观地认为孩子故意与家长、老师作对,从而进行批评责备,甚至体罚;另一方面最好到专科门诊就诊,明确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以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加强孩子的营养干预,通过饮食与膳食补充剂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调理孩子的身体状况。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需要的营养素是由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构成。我们目前大量摄入的都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常量营养素,而由于饮食不均、生活方式以及食物本身种植、运输和加工方法的不同,而使微量营养素相对不足,长期不足可导致各种病症。人是一个整体,当出现问题应该用营养去修复,而不是单纯地靠药物来治疗。两者有效结合会事半功倍,发挥你想象不到的效果。

 

周美荣

国家二级营养师

新浪微博:@周美荣营养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