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育英才:孩子倒数第一,父母甩锅打架:那些在孩子身上偷过的懒,迟早要还

今天,我看到这么一则新闻:
1月初,重庆一对夫妻大打出手,吓得孩子赶紧报警......
抵达现场之后,警察叔叔才了解了两人打架的来龙去脉。
原来,孩子考了班倒数第一,这对夫妻一时难以接受,刚开始是怪孩子不学习,随后便互相指责甩锅,认为是对方没有好好管教辅导。
“就是你平时早出晚归、不照顾小孩,才导致儿子成绩下降的。”
“还说我,你回来得比我还晚!儿子是我一个人管的吗?”
“......”
情绪一激动,两人便动起手来。
整个过程,孩子都看在眼里,被吓得不轻,生怕矛盾继续激化,便偷偷报了警。
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都对孩子心疼不已。
想想,孩子这一天是多么的不安。
其实,男孩平时成绩不算差,在班上一直是中上游。
可父母每天忙于工作,经常很晚才回家,根本无暇顾及他的学习。
没人管,没人陪,孩子渐渐贪玩好耍,放松了学业,学习才成绩一落千丈。
这锅,谁来背?可真的是孩子的错吗?
说到底,真正错的不是他,而是背后两个撒手不管的父母。
正是因为父母管教的缺席、爱的缺席,才导致了今天这场“闹剧”。
01
在孩子身上偷得懒,都会反噬
记得毕业时同学聚会,一位舍友带了自己的男朋友过来。
大家坐在一起,畅谈人生理想,最后我们的话题落在了结婚生子上。
谈到孩子,我说自己生的孩子,还是跟自己养的好一些。
没想到舍友的男朋友随口说了句:“那多麻烦啊,直接让老人带不就好了,反正孩子小,啥也不懂,谁带都一样。”
我们以为也就是句玩笑话,谁也没有当真,况且都是年轻人,有了孩子以后可能就不这么想了。
去年,我和这位舍友见了一面,进行了彻夜长谈。
我了解到,她现在已经成功做到某公司策划总监的职位,收入很乐观,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也知道她的不容易。
可两口子每天都忙,无暇照顾孩子,真就把孩子放到爷爷奶奶那,平时就知道给钱,几乎很少关心孩子成长。
那孩子初中没毕业就不想读书了,经常逃学回家,说要出去闯闯,看看外面的世界。
夫妻俩没办法,花钱把他送到外地更贵的私立学校,说孩子在学校玩都行,只要不辍学。
夫妻俩说起这孩子就一筹莫展,最后还说,我已经给了孩子最好的生活,为什么会是这个结果?
所谓教育,就像是陪一个人经历一场与困难挑战的旅程。
这个时候,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就是战友,为了同一个目标,肩并肩一起努力。
父母在该教育和照顾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借口工作忙,而忽略对孩子的管理。
当蓦然回首时,一切荣誉和金钱都是过眼云烟,而一个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让你惨淡收场。
02
教育路上,不要指望孩子自觉
我们通常都说:自觉是一种习惯,自觉即自律。
但问题在于,孩子在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到底会自然的自觉自律,还是需要父母的教导?
答案,自然离不开父母的教育。
爱玩,调皮,几乎是所有孩子的天性。如果父母对孩子放任自流,只能导致孩子缺乏自觉性,难以自我约束。
20年5月份,西安的男孩磊磊,仅仅13岁就双下肢静脉血栓!
肢静脉血栓会顺着血流往上走,然后走到了肺动脉,如果堵在主干,它就会引起肺栓塞,致死性的肺栓塞往往来得非常快。
是的,静脉血栓一旦出现,有随时致命的危险。
可是,一般老年人、术后长期卧床不动的人群才容易得这种病,磊磊小小年纪是怎么回事呢?
由于疫情,父母都在工作,而孩子在家几个月无人管教,除了吃饭、上厕所,就是躺着玩手机,或者坐着玩电脑。
没成想一时的疏忽,孩子不仅耽误了学习,还差点毁了他的一生。
这让我想起了《精进》里的一段话:
这个世界上多的是短平快、付出马上就有回报的立竿见影的事,也多的是需要长期投入、靠矢志不渝的坚持才有大成的事。
只不过,对前一种人们常常趋之若鹜,对后一种人们却避之唯恐不及。
孩子,尤其是这样。
再聪明的孩子,父母不监督,也难成大器。何况更多孩子天生并没有学霸脑呢?
在教育的路上,父母千万别心存侥幸,自以为孩子会自觉。
更别心存有偷懒心理,以为孩子会主动学习。
自觉的孩子,都是从小就培养出来的。
03
优秀孩子的背后,离不开父母的管教
有人说,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离不开父母的奋力托举。
真正的教育,总是倾注了父母的心血。
有一次董卿曾访谈中,透露了小时候父母对她的教育是十分严苛的。
从刚开始识字的时候,父亲就督促她每天抄成语、古诗,再背下来检查。
所以上小学的时候,就因为成绩优异,只读到四年级就破格跳级进入初中。
上了中学,父亲每天会给她开书单,要求她必须读完多少名著,并且要摘抄书中的精彩句子。
当年她的“小鸭脖子”台灯下每天贴10个纸条,是父亲要来检查的功课。
董卿曾经无比讨厌父亲的严苛,但是如今却无比的感谢父亲!
高层次的教育,理应如此。
既践行父母管教的职责,在关注和陪伴中,让孩子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它就像是一把带着刻度的戒尺,点拨孩子、提醒孩子、指引孩子前行。
教育就是一路不断成长、开枝散叶的的过程,而父母就是孩子的根,帮着他们吸取更多的养分,枝叶才会更加茂盛。
从来没有什么一鸣惊人,每一个优秀的孩子,从来都离不开父母的管教。
花足够的时间去“管”孩子,就是父母的天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