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卓育英才:父母别随便冤枉孩子,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或是亲子关系变淡的开始

(2021-02-01 10:50:18)

这是不是你干的?

能不能让我省省心?

怎么还不给人家道歉?

......

这些话你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原来这正是你经常跟孩子说的话。

你知道吗?不要因为外人的“告状”,让你的主观意识认定了这件事就是孩子干的。

在没有理清楚整个事件前,别轻易的给孩子下定论,他虽然小,但是有自尊,有思想,你的主观意识判断孩子,可能会毁了孩子。

https://res.mp.sohu.com/djEva1Vha3hRXzhsWENnZnhMeXdTajF4YV9wdXpueGdOR3l1eDR4YnBDYW1hUGFyMnNvRFNlSXl4bzJTM2IxMW82d2dKazNMS1NYMkJ3dkxvOGJjZm5PU3FmT3BPNzdrdGlNaWhjTEZSYmFzN0E9

昨天晚上吃完饭后我们一家三口去公园玩。

到了目的地也没见几个人,这爷俩可是放开了玩呀,一会儿玩健身器材,一会儿又跑去踢球,玩得不亦乐乎。

我老胳膊老腿了,也什么体力去和他们互动,就充当起观众来了,在一旁为他们加油助威。

当时儿子正在踢足球,他踢给爸爸,爸爸再踢给他,过了会儿自己练习运球或过人技巧。

这时,一位女士领着一个小孩从他们中间走过,足球刚好撞到一位女士的脚后跟。

我家孩子跑过去向那位女士道歉,她也没怎么在意,刚扭头想拉着孩子继续往前走时,在一旁的小孩却被足球吸引了,上去就拿足球。

我家孩子一看别人拿了他的玩具,下意识的就从小孩手中夺了回来。

小孩一边受到儿子夺足球的力,一边受到妈妈拉手的力,一下子失去平衡就摔倒在地,整过程只在一瞬间完成。

孩子妈妈发现孩子摔倒了,扭头一看,正好看见我家孩子手里抱着足球看着小孩,马上怒了,拉着小孩就朝我这来告状:“你看看你家孩子干什么?”

https://res.mp.sohu.com/djEvb2ltaHdlak1jM2w3ZFI2Q0F3RFVocV9wdXpueGdOR3l1eDR4YnBDYW1hTjJoeENJR0NaOUNvZXY5R0l6aXhsTkQ0OG1PWjlKSjk5bzk0LTQwb09WMHZfR01vZS11b05zVnZZWkZ3MmtQdjQ9

我在旁边看的真切,跑过去说道:“是你家孩子想拿足球,然后......”

还没等我说完,老公抢先一步对儿子严厉说道:“你怎么能推倒小孩呢,快道歉!”可儿子就是不道歉。

那位女士见我家孩子不说话,以为是不好意思,委婉了说了几句就走了。

过后我就带着孩子走到老公面前,把整件事情的经过详细的跟他说了一遍。

老公不好意思地说:“哦,我刚才没看见。”

我说:“那就不要急于数落自己的孩子。”

当别人向你告状说你孩子如何不好时,别急着认错,先了解情况再说。

即使真是孩子的错,也要注意方式方法,照顾到孩子的尊严。

外人如何评判孩子,这一点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父母要看到:被告状的孩子正在被伤害,父母的支持才是孩子唯一的依靠。

可是老公的做法表示他是站在对方的立场的,相当于一个小孩要和两个大人抗衡。

孩子不说对不起,一是自己没错不能说,二是用无言表示自己的抗衡。

这时候作为父母的我们总会在不经考察后就觉得是孩子错了,但其实事情并不是这样的的。

当孩子受到冤枉后越解释你越觉得孩子是在掩饰,只能让孩子自尊心受到伤害,会留下阴影,有些可能会对孩子一辈子都会有极坏影响。

我们脱口而出的责备,或是亲子关系变淡的开始。

https://res.mp.sohu.com/djEvUVloeWhsQnEtQmZxQ2lXOEdwbFJDYV9wdXpueGdOR3l1eDR4YnBDYW1hTm51QktDUmphRmlXOVBpSkNDRWNneVRrS1pJc05WSG51Q2lIeWdYNTFXR3ZYNi10WmQ0eUw4QlpXYVlGbHdoaEk9

就拿我自己的亲身体会来说吧。

在十一岁的时候我记得有一次同村的阿姨上我家来说她家的杏被偷了,有人看见我在杏树园里了。

我们学校在邻村,因为要走二十分钟的路程,基本都是结伴而行,在我去找同学时,他家的杏树园是必经之路。

当时他家的孩子正好在摘杏儿,问我吃不吃,如果吃的话可以进来摘点,其实我早就想进去吃杏儿了,并且主人都这么说了,我就直接进去了。

可妈妈问都没有问就判定是我干的,只是听人家这么一说,就是一顿打,我怎么说她都不信。

当时我几天都感觉不敢出门,很委屈,幸好后来给我杏儿的哥哥听说了我的事情,我才得以洗清冤枉,才敢出去玩。

那是我记事以来被冤枉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

从我小时候的经历就能悟出,千万不要冤枉了孩子,他会很受伤。

这个伤可能会跟随他一辈子,所以我才当着爸爸的面,给孩子讨个公道!

当别人向你告状时,先不要急着批评,确认情况就是维护孩子对你的信任。

被无条件信任的父母,还愁教不好孩子吗?

父母是孩子的避风港,也是孩子行走天下的坚强后盾。

所以父母们,多站在孩子角度看问题,你是孩子最信赖的人,别让你的冤枉伤害了孩子。

卓育英才:父母别随便冤枉孩子,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或是亲子关系变淡的开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