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育英才:拿什么拯救孩子的嫉妒心?当他们出现这种行为时,父母不能只有说教

一位妈妈和我说,邻居家的孩子和儿子是同学,是关系挺好的那种。
有一次,放学后两个人结伴来到家里一起写作业。
邻居家的孩子写作业既整洁又快,反观儿子即潦草又慢。简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妈妈忍不住对邻居家的孩子一顿猛夸。
没想到儿子听到妈妈夸奖别的小朋友,直接生气了,还放言说以后不让邻居家的孩子来家里写作业了。
最后,这位妈妈跟我说,儿子听不惯我夸别人,醋味这么浓烈,还“口出恶言”!
是不是嫉妒心在作祟?
https://p7.itc.cn/images01/20201030/6f532260f8db436a8d1b5b00ba252bee.jpeg
在成年人的字典里,嫉妒可不是一个好词,因为“嫉妒使人丑陋”。
所以,当孩子不加掩饰地表现出嫉妒情绪时,父母往往也会感到难以接受,甚至忍不住给孩子贴上小心眼、没肚量的标签。
可孩子是弱小的,他的情感往往也是脆弱的。
孩子最大的恐惧是没人爱、被遗弃,这是他们最害怕的地狱。
所以,孩子总是需要不停地向父母确认,他是被爱的,在父母心里,他是最重要的。
这也是为什么当父母赞赏其他孩子时,孩子会“吃醋”,因为这是他本能的危机感。
小朋友似乎天生爱吃醋,不仅会吃同学的醋,“手足之争”也是如此。
http://p5.itc.cn/images01/20201030/71217810e68d42e5ad1d40f498764080.jpeg
之前,我在公园里看到两位小孩儿在互相争辩什么,我还以为是两个孩子吵架了呢。
我靠近听清楚后,原来这两个小孩是哥哥和弟弟,在争辩“妈妈爱谁多一点”。
我本想过去“劝架”,意外却发生了。
当时,哥哥对弟弟说:妈妈夸我懂事是个好孩子,你只会惹妈妈生气。
弟弟又急又生气,就拉扯哥哥,哥哥又推搡着弟弟,力度掌握不好,最后弟弟摔倒在地上。
我赶紧跑过去把弟弟扶起来,孩子们的妈妈就过来了。
可能害怕妈妈的批评,哥哥也跟着哭了起来。
我原以为妈妈会批评哥哥,但妈妈的做法让我感到更震惊。
哥哥哭着说问妈妈,“为什么一直疼着弟弟,不疼我时,妈妈没有像别的父母为自己辩解,也没有跟孩子“摆事实、讲道理”,而是搂着他,一直听他说。
等到哥哥情绪宣泄得差不多了,妈妈才说,“原来你这么难过啊,是不是觉得我不爱你了?”。
被说中心事的哥哥,“哇”的一声哭得更厉害了。
http://p3.itc.cn/images01/20201030/896ee93563454249959ec00ba1c92470.jpeg
妈妈怀里一边抱着两个孩子,一边跟两个孩子说,在她的心里,每一个孩子都是她的最爱,没有人可以替代,然后跟每个孩子讲他们独一无二的优点。
就这样,以带着尊重和理解的方式,妈妈帮孩子处理了几次情绪后,哥哥拉着弟弟的小手回家了。
看着他们的背影,我发现,两位孩子身上有了明显的变化。孩子们的心,离得更近了。
表面上看,孩子对“争宠”而吃醋,但其实说到底,还是对父母爱的试探。
孩子未必是争宠,他只是害怕父母爱另一个孩子比自己多,他真正计较的是不是父母依然爱着他。
所以,不管是对同学的嫉妒,还是对手足的嫉妒,化解孩子根本问题的是,让孩子都能感受到充分的、稳固的爱。
http://p3.itc.cn/images01/20201030/899ba51844a8466fbf2f2d52ae0038ae.jpeg
很多时候,遇到孩子“吃醋”的问题,我们本能的以为是孩子的问题,其实问题可能出在我们自己身上。
孩子是很敏感的,也很没有安全感,一点点的忽视,就会让他们恐惧失去爸妈的爱!
这时候孩子需要的是妈妈的共情,接纳孩子的情绪,理解他们的行为,然后给予正面的引导,化解矛盾。
当孩子觉得被爱、被理解,情绪就会平复大半,更愿意彼此和解。
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随时都可能出现各种让人头痛的问题。
这并不完全是坏事,它能及时提醒我们,是不是我们在某一方面没有做好。
不管孩子怎么折腾,都要认真地告诉孩子,他永远是你心里独一无二的存在。
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位天使,都应该被父母用最好的爱与尊重呵护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