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卓育英才:“我又没忍住吼了孩子,怎么办?”牢记这一点与孩子和平度过青春期

(2020-10-29 10:41:12)

“我又没忍住吼了孩子!”

原来闺蜜在很多亲戚面前说孩子的一些囧事,孩子觉得没面子,就和她理论了一起,最后俩人就吵了起来。

但暴风骤雨过后,又无限懊恼涌上心头,恨不得痛打自己一顿。

确实,每个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每次吼完孩子心里就特后悔,可是看到孩子“无理取闹”又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然后我和闺蜜说:“你觉得我跟我家孩子怎么样?”

闺蜜说:“哎呀,你家多省心呀,我太羡慕了。”

“那是因为我不单单是他的妈妈,还是他的朋友。不要觉得孩子小,他能清楚的感应到你是不是真的喜欢他。

如果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强迫式的为他好,你觉得他会觉得是为他好吗?

父母与孩子相处,不能只用强权,要学会软硬兼施。

你要用对待朋友的心态跟他们交流,彼此心与心之间才会链接,不然就是你不懂我,我不理解你。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就会慢慢变得僵硬。”

https://p7.itc.cn/images01/20201029/a7c7a16b73f14cba80c03906e3a42db9.jpeg

很多时候,我们以惯有的父母视角看待孩子的一举一动,并且认为孩子不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和决策权,所以一直禁锢着孩子。

但换来的结果却是一次次的对抗,我们和孩子也从最初的亲密,渐渐产生了嫌隙,甚至是断崖式下降。

青春期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观念,我们需要把他当成朋友来看待,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孩子才会信任你。

01

和孩子做朋友,就要照顾他的感受

我们常说:“人要脸,树要皮。”这里的人,不仅仅单指成年人,小小的孩子也有羞耻心。

一旦父母没有顾忌到孩子的“羞耻心”,那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如破碎的镜子,即使修复,伤痕也很难抹去。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让我久久不能释怀。

有一次亲戚来我妈妈家吃饭,正好赶上我放假回家。

当时妈妈翻出我小时候的照片与亲戚们一起观看了。

有我三四岁时光着屁股的照片,有我露着肚皮的照片,有我大哭的照片......

这些照片从我小学开始,就时不时被爸妈拿出来"展览"。

作为一个女孩的我,每当遇到这件事,心情很是复杂!那不只是简单的不好意思而已,而是带着厌恶和气愤。

自己看,那是美好回忆,可被父母的朋友和亲戚看到,那就是不堪回首。

那时候,我就暗暗发誓,如果我有了孩子,不管男女,都不会这样对待他们!

http://p8.itc.cn/images01/20201029/21e129f24cb844fe809c7c09c61f3eb4.jpeg

多家长都会犯我父母这样的错误,忽视了孩子的内心和精神世界,与孩子无法产生相互理解。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孩子在青春期出现无法调解的叛逆。比如我家邻居和她的儿子。

好的父母就要像对待朋友一样,懂得顾忌孩子的颜面。

孩子为什么愿意跟父母交流呢?

因为你尊重他,爱他,把他当做朋友!

父母和孩子成为朋友的首要要素,就是顾忌孩子的感受,接受孩子的意见和看法。

02

和孩子做朋友,并不是彻底让孩子“说了算”

和孩子做朋友,并不是让你一味的纵容与包庇,甚至无条件的为他奉献一切。

树立原则,让孩子学会遵守原则,知道什么是底线。

否则就是“惯子如杀人”。

有一次我在回北京的高铁上,遇见过这样一对家庭。

当时一对年轻的夫妻手里提着大包小包,旁边还跟着一个看起来六七岁样的女孩,像是刚旅游完回家的样子。

这对夫妻因为没有买到座位挨着的票,就让妈妈过去照顾孩子,爸爸虽然也在一个车厢里,但离她们也有些距离。

坐下没多久,那位父亲就跑过去问女孩:“有没有晕车?要不要袋子?想不想吃点东西?”

面对爸爸的关心,女孩却在的座位上爆出这样一句话:“哎呀,你不要这么烦行不行!”

这句话用一种很不耐烦的语气说出来,声音很大,让整辆车都变得有些拘谨。

爸爸阴沉着脸训斥,“我在关心你,你怎么和我说话呢?”

http://p1.itc.cn/images01/20201029/115f4358aa264d43a1402a8c2fafd235.jpeg

孩子愣了一下,没想到爸爸会发这么大的火,说话都显得语无伦次,“别......别生气啊。”

“虽然平时咱俩怎么开玩笑都行,但是该认真的时候就要认真。而且不要忘记了,我是你爸爸,你不能跟我这么说话。”

这一刻,女孩才收起玩笑的态度,恍然大悟的意识到,这个平日可以跟自己疯,上山下海的爸爸,在一定条件下,不再是自己的“好哥们”,而是严厉的长辈。

是的,父母可以和孩子做朋友,但是也要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具备一定的威慑力,告诉孩子有些事情是不能逾越的。

爱他,就应该让他知道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而不是一味讨好。

03

如何快速和孩子成为朋友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类最深处的需要,就是感觉被人欣赏。”

孩子也是如此。每个孩子都想听到来自父母的正向赞扬。

作为孩子的父母,不要只抓住了孩子的结果不放,要关注孩子努力的过程,不能忽略孩子为之付出的努力。

所以,请多给孩子鼓励,少一点打击,别吝啬你的赞美,孩子在未来的路上才能走得更加自信。

1、重视他的感受

有人说,家之所以温暖,亲人之所以成为亲人,是因为我们之间可以多讲情少讲理。

我觉得这句话说得特别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多关注情绪,少评判是非对错;多一些交流和了解,少一些情感勒索。

如果我们都不能包容孩子的错误,这个世界谁还能包容他?

能用一个拥抱解决的事,何必大动肝火呢?试着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内心。

2、对说过的话负责,说到做到

言必信,行必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应该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守信,说到做到。

否则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去教育孩子,去获得孩子的尊重呢?

3、如有不对,请道歉

父母不是圣人,也会有犯错的时候,比如一气之下打了孩子,或者情绪上来吼了孩子 。

有的时候,孩子想要的不是姗姗来迟的物质补偿,或者几句好听的话.....

而是想要,父母们能认识到错误,向他道歉。

当我们低下身子的时候,孩子也会像朋友一样选择原谅我们的。

傅雷先生曾有过一封写给儿子的家书,写道:“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

因为是朋友,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才能多一份信任和依赖。

唯有如此,孩子才会信任你,才会愿意对你敞开心扉。

卓育英才:“我又没忍住吼了孩子,怎么办?”牢记这一点与孩子和平度过青春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