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明武宗正德廷杖张英南巡 |
分类: 元明清 |
文/晚风暮雨
明朝最爱巡游的皇帝非明武宗莫属,自从正德十二年,他突破朝臣们的约束,前往京城南部二十里远的皇家禁苑南海子观猎后,就一发而不可收拾。
史书记载:初,上时出微行,犹讳之,至是特宣谕外廷,无敢力争者。旬日间,再猎南海子,西北巡边之行自此始矣。
武宗去过九边重镇之一的宣府,营建了“镇国公”府,住了几个月,还抽时间跑到山西阳和亲自指挥边军和入寇的蒙古小王子所部打了一仗。
武宗在护送明宪宗配偶太皇太后王氏灵柩前往昌平万寿山安葬时,抽空跑到密云喜峰口一带,和几位归附明朝的蒙古部落首领把酒言欢。
武宗甚至带领一队人马,从北京出发,途径居庸关、怀来、宣府、大同、偏头关、绥德、米脂,到达榆林,一路上检查部队战备状况,美其名曰“巡边”。
结束这次共历时4个多月,行程超过1000多公里的“巡边”,回到北京的武宗,安分了不到半个月,就开始策划新一轮的巡游计划:南巡!
当时,民间盛传江西南昌的宁王朱宸濠有不轨的企图,武宗就打算以此为借口,统领大军南巡,威慑宁王,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武宗准备南巡的消息,被宫中人泄露出去,很快,大明王朝的官员们就全都知道了这个消息,他们非常不满:皇帝刚从榆林回来,龙椅都还没坐热,现在又要走?
正德十四年二月二十五日,武宗不再遮遮掩掩,向大臣们摊牌,公开宣布南巡的计划,并敕令工部进行相关的准备。
这道诏书,一石激起千层浪,瞬间点燃了官员们压抑已久的怒火。
级别较低的科道官员们首先将矛头对准皇帝,纷纷上书反对南巡,先后参与上书的官员高达107人。
面对不断呈上来的、堆积如山的反对奏章,武宗憋了一肚子邪火。
没过多久,精通医术的太医徐鳌也以中医养生之道为根据,提出此时不宜南巡的劝谏。
这一次,武宗再也按捺不住,向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他命令锦衣卫将武选郎黄巩、车驾员外郎陆震等几个领头人逮捕,投入监狱,罚剩下的100多人在“豹房”外跪5天。
所谓跪5天,并不是官员们一直跪在那里,不然就算是铁打的人也会九死一生。
罚跪的流程大概是这样:是每天上午上班时,官员们到“豹房”外罚跪,中午被各自的上司领回部门吃饭和休息一会,下午再来继续跪,太阳下山后,各自回家吃饭休息。
明朝的官员们并没有被罚跪吓倒,而是前赴后继,不断有人站出来反对,某天甚至出现了一位用生命劝谏的硬汉!
金吾卫都指挥佥事张英,自己跪在端门外,向皇帝表示:“如果陛下继续出巡,将置京城百万生灵于不顾,我必然随圣驾出行,自忖将来遇变必死,与其死在外面,不如死在这里!”
说完,掏出一把尖刀,剖开自己胸膛,端门卫士大惊,急忙冲过去夺刀,张英得以不死。
史书记载:“金吾卫都指挥佥事张英自刃以谏”。
张英的鲜血,并没有让皇帝良心发现,反而让他加倍愤怒!
武宗下令将张英拖出去廷杖80,身负重伤张英,最终死于廷杖之下。
此事之后,又有10余位官员上书,请求赦免罚跪的百余位官员,武宗大怒,命令锦衣卫给他们戴上枷锁,在午门前罚跪5日。
这一下,又惹毛了20余名官员,他们继续上书,指责皇帝,结果,也全被投入监狱或者罚跪。
余怒未息的武宗,下令将107位官员拖到午门外,每人廷杖30。
执行廷杖的不少宦官曾被这些文官斥责过,一直怀恨在心,现在报复的机会来了,他们使出吃奶的力气下重手。
结果,2位官员被当场打死,11人重伤后不治而亡。
文官们的拼死抗争,搞得武宗意兴阑珊,暂时放弃了南巡。
这年七月,宁王朱宸濠,真的起兵造反了,武宗闻讯大喜,立即决定御驾亲征,尽管叛乱很快被王守仁平定,但武宗还是到南京转了一圈,大约一年后才返回北京。
这次南巡,武宗不慎落水,染上重病,回到北京后,始终未能痊愈,最终一命呜呼,结束了他的荒唐一生。
参考资料:《明史》、《明武宗实录》、《武宗外纪》、《皇明异典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