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综述:特应性皮炎的中药草治疗研究  [转摘]

(2013-10-21 02:11:50)
 来源:中国皮肤科  2013-09-06
第一作者:陈达灿(广东省中医院)

 
根据中医的理论,特应性皮炎是由先天体质造成的,因此容易对外在或内在的致病因素比如风、潮湿和高温等敏感产生皮肤病。关于中药治疗特应性皮炎其效果和安全性之前并没有系统研究,有荟萃分析显示中药治疗后症状和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均减弱,但是研究的质量并不高。本次系统性的回顾主要针对过去发表的采用随机对照实验的文献。
经过关键词查找和筛选,总共有281篇文献。

1、中药和西药联合治疗vs西药治疗

一篇文章。前者效果优于后者,但因过往研究严谨性和数据量不足等原因,该结论的证据还不够充分。

2、中药vs安慰剂

5篇文章。中药临床效果优于安慰剂,减少表皮损伤和瘙痒上也有所成效,服用中药组的患者睡眠治疗提高,对于儿童患者来说,其生活质量提高。对于同时外用莫米松等软膏的患者,服用中药组的软膏用量后期明显减少。就服用中药的安全性,鲜有研究验证,但有一篇研究报道了两例服用中药后胃肠不适的患者,另有3篇研究报道了慢性副作用,比如胃肠不适、多种皮肤病(如荨麻疹、痤疮脓疱和面部疱疹)。

总之,不论是中西医联合治疗对比单纯西药治疗,还是中药治疗对比安慰剂,都显示口服中药制剂对于红斑、表面损伤、瘙痒、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盖上效果都优于对比组,口服中药还能够减少使外用药物的量。

同时,过往的研究中,给药方式也有所不同,一个研究采用中成药即胶囊,3个研究采用冲泡式的颗粒,还有3个研究采用较传统的包煎。包煎是服用中药制剂最常见的方式,而胶囊和颗粒是比较现代的方式,方便患者服用同时改善口感,但不同给药方式对治疗效果是否有影响尚不清楚。

一些配方中草本植物个体对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也可能有影响,因此同这两门学问相关的研究应该开展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