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BB霜的源起及成分解析  [译评]

(2013-05-12 10:47:39)
from 医美圈(原《医学美容时讯网》)        

原文:
The Anatomy of BB Creams
作者: Luigi Rigano, PhD


BB霜的源起

19世纪60年代,德国皮肤科医生Christine Schrammek研制了BB霜,最初用于外科手术后患者的皮肤护理。1985年引入韩国,随即受到追捧并在化妆品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亚洲人喜欢皮肤光亮白皙,古代日本艺妓在脸部涂上厚厚的一层妆,中国女性则涂抹珍珠粉提亮脸部肤色,但古人的亮肤用品中多含有氢醌等物质,易产生不良副作用;另外厚重的粉底使得妆容很不自然,部分有色润肤霜上妆后易花且同人体肤色搭配不协调。

基于对色彩和光学物理性质的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在作画前先在画布上作一层亮白色,在此基础上再次创作就能提升画作的色质。亚洲的女性也深谙此道,她们喜欢妆前先对面部涂一层粉底,提亮肌肤,然后再上彩妆,这样妆容会更加靓丽持久。

BB霜的名字源于“blemish balm”(亚洲)或者 “beauty balm” (欧洲)。它结合了精华液、乳液、打底霜、粉底以及防晒霜于一体。在透明材料表面涂抹一层色素( spheronized pigments ),该技术是其成功的要点。BB霜集结多重功效,使用简单方便,上妆效果快速且自然。近些年,欧美市场方才兴起使用BB霜,各大化妆品牌也竞相推出旗下的BB霜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迫切需求。

BB霜的配方

通常BB霜含有水包油型乳剂,不论水溶性还是油溶性的成分都能承载,以至于加快其冷却和风干速度,同时降低乳剂整体粘稠度以方便使用。BB霜中含有相对一般乳液较高的乳化剂,对于这类水包油性的产品而言可促进吸收。

购买BB霜的消费者肤色不尽相同,因此其配方的乳浊效果也有从强到弱多种方案。一般添加高岭土或合成云母,更多的是使用矿物颜料。为了达到上妆后自然的效果,矿物颜料被均匀分配从而显现出光亮效果(BB霜中的矿物颜料明显比粉底少0.5%-5%,通过细小的填充成分遮盖脸部的皱纹。)。氨基酸和硅对于皮肤的兼容性高,同时化学性质稳定,是最好的被膜剂。二氧化钛提供乳白色的效果,结合氧化铁能够制造出浅色皮肤的颜色。不同的颜色对应不同肤色人群市场的要求,通常西方人更喜欢透明质地的产品而东方人正好相反。

保持肌肤亮白的最有效成分摸过于VC及其衍生物,不仅同皮肤兼容而且能够促进胶原显微增生,所以在配方过程中要防止其氧化。美白的方法很多,原料不同配方也多样。有专利说腺苷(adenosine)及其衍生物能淡化肤色;有专利称二氧化钛同珍珠粉、氨基酸及硅结合能够实现美白效果。还有很多植物萃取法似乎都可同BB霜结合。许多BB霜还含有活性成分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并且有抗炎效果。甚至温泉水也被认为能够提供补充元素,从而促使皮肤酶正确发挥作用,保证肤质丰满;含盐的温泉水还能平衡皮肤PH值,补偿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皮肤平衡失调问题。

润肤剂是BB霜常见的成分,透明质酸是典型的长效水协调分子,且使用体验良好;短效护肤成分通常与透明质酸结合包括甘油、丙烯等等。

多数BB霜是为油性皮肤人群设计的,能够吸收多余皮脂同时抑制光照产生的皮肤分泌物。鉴于BB霜的防晒功能(防UVA和UVB),可避免色斑,SPF值通常在15-35。

结合以上功能,BB霜能够起到长效护肤防止过度色素沉着的功效。因此BB霜联合抗衰老产品能够实现快速长久的美肤效果。

未来新产品:CC霜

市场上的最新产品是韩国的“CC霜”,号称囊括其“前辈”BB霜的全部功效同时效果更佳。薇姿( Vichy)已经推出相应产品。

总结

BB霜就像一个完美的“混血儿”,对于不想涂粉底的人群、彩妆“菜鸟”级别人群以及不想费工夫化妆的人群都是最好的选择。在各种产品目不暇接的化妆品市场中,BB霜前途光明。                       

 
 
 
评论
  • http://www.yimeiquan.cn/static/avatar/000/00/67/58_avatar_middle.jpg [译评]" TITLE="【转载】BB霜的源起及成分解析  [译评]" />

    BB霜就像一个完美的“混血儿”,对于不想涂粉底的人群、彩妆“菜鸟”级别人群以及不想费工夫化妆的人群都是最好的选择。在各种产品目不暇接的化妆品市场中,BB霜前途光明<=這種「多合一」的設計概念,在歷史上往往是曇花一現。對於作者的這個「光明」看法,加上對敏感肌膚的臨床認知,我其實深表懷疑。

    复制URL

    回复(1) 宋奉宜醫師 评论于 2013-05-09 17:17: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