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营医院改变台湾医疗

(2016-07-22 17:32:28)
标签:

健康

分类: 健康话题

  台湾医疗享誉世界。2300万人口,有500家医院,其中十几家在世界上数得着;2万个诊所,据说诊所数量比便利店多1倍。因为医疗资源充足,所以互相竞争,那么服务态度就好,医疗收费也合理,不仅岛内患者满意度高,还吸引岛外患者前来就医或体检。

  台湾医疗的声誉,是鼓励发展民营医院带来的。

  在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台湾以公立医院为主,医疗资源相对不足,普遍存在患者看病难、看病贵,医生收红包、吃回扣等现象。增加医疗资源,台湾选择了鼓励发展民营医院的路径。既鼓励小资本建小医院,更鼓励大资本建大医院。“台塑大王”王永庆以其父亲的名字建“长庚纪念医院”,其他财团紧随其后。这些大型民营医院财力雄厚,宁可几年亏损,也要优质服务树立品牌着眼长远,这也迫使公立医院禁止了收红包、吃回扣。如今,在台湾人心目中,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同样可信。因为公立医院没有民营医院多,所以只承担了30%的医疗,民营医院则承担70%,而长庚连锁医院承担了台湾医疗的10%。

  在发展医疗产业的道路上,祖国大陆也鼓励发展民营医院,但是率先发展起来的却是名声不佳的“莆田系”的星罗棋布的小型民营医院,其中的原因大致是:1.早期政策不够宽,民间大资本难以兴办大医院;2.市场经济刚兴起,缺少民间大资本;3.公立医院趋利,莆田无证游医便乘机承包科室,赚了钱又兴办小型医院;4.医疗广告监管不严,让小型民营医院得以夸张宣传,招徕顾客,滚动发展。

  随着市场的规范,政策的放宽,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名声不佳的“莆田系”浪子回头,也兴办了一些规范的大医院。更有不亚于台湾王永庆那样的资本巨擘进入医疗领域,比如王健林,将投入150亿元在上海、成都、青岛兴建三座高水准的大医院。但是中国大陆的公立医院根深蒂固,资源雄厚,稳居市场主体地位,即使更多民间大资本进入医疗领域,民营医院最多也只能占30%的市场份额。即便如此,也可形成竞争局面,而唯有竞争,公立医院、民营医院才都能获得患者的满意。

  待民营医院“三分天下有其一”,大陆医疗行政机构应该向台湾借鉴的是:1.对公立医院、民营医院一视同仁,一样的政策,一样的支持,一样的严管;2.在观念上,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只是所有制不同,其他方面不应有任何不同;3.关于公益性,不要只认为公立医院具有公益性,其实民营医院为了树立品牌也会表现自己的公益性,比如抗洪救灾,比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民营医院也会积极参与;4.关于财政补偿,不要只补偿公立医院,也要补偿那些公益性做得好的民营医院,这也是国际通行做法。

  新医改,要改方方面面,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形成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竞争的局面。以郑州为例,如果有一家像台湾长庚医院那样的民营医院与郑大一附院、省人民医院比肩,竞争不是更充分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