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与酒科学(11):酒精勾兑酒,世界很普遍
(2014-09-12 10:09:21)
标签:
美食白兰地食用酒精香精伏特加 |
分类: 健康话题 |
酒精勾兑酒不独中国,在世界上也很普遍。降低成本,缩短时间,增加利润,是天下酒商的共同追求。世界有八大蒸馏酒,每一种都有传统工艺生产的,也有加酒精加香精勾兑的。中国白酒是其中之一,另外7种分别介绍如下。
1.白兰地。白兰地是葡萄酒,但经过蒸馏,酒精度40%以上。我们常说的葡萄酒,不蒸馏,酒精度低。白兰地有许多品牌,如马爹利、人头马,等等。白兰地要在橡木桶里储藏6年,在储藏中发生变化。储藏时间就是成本,因此白兰地价格居高不下。于是就有了分级。一级白兰地,是传统工艺生产;二级白兰地,是传统工艺白兰地加酒精加香精。所加香精是白兰地的味,与中国白酒香精不同。
2.威士忌。威士忌与中国白酒近似,也是以谷物为原料酿制,但储存于橡木桶。威士忌原产于英国,如今多国都有生产,品牌众多。酿造威士忌的谷物,所含脂肪最终转化为脂肪酸酯等大分子,不溶于水,溶于酒精,溶解度与酒精度正相关。喝威士忌一般都加冰,加冰即加水,那么酒精度就降低,脂肪酸酯就会析出,因不溶于水,所以酒液呈白色混浊,这在交际场合很不雅观,于是在生产过程中就将脂肪酸酯等大分子过滤掉。近十来年,生产商引导消费者崇尚天然,不再过滤脂肪酸酯等大分子,节约了成本,而消费者欣然喝着加冰变得混浊的酒。威士忌也有中低档的,是酒精加香精勾兑的,加冰不混浊,喝这样的酒,消费者顿失身份。
3.伏特加。伏特加原产于俄罗斯,现在许多国家都生产。美国曾有酒商做了一个经典的比较广告,罗列一系列伏特加皆产于美国,而他的伏特加产于俄罗斯。伏特加在俄罗斯消费量很大,最早也是谷物酿造,起源于南美的玉米、红薯、马铃薯传入后,原料就多样化了。伏特加的特点是浓烈如火,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过滤掉了脂肪酸酯,几乎是纯酒精,而且不窖藏,度数高。因此,酒精勾兑香精的伏特加,俄罗斯人也普遍接受。
4.杜松子酒。原产地也在英国。有以葡萄做原料的,也有以麦芽做原料的。特色在于泡上杜松的子实储于橡木桶。也有食用酒精勾兑香精的,香精是杜松子实的芳香。
5.朗姆酒。原产古巴,古巴盛产甘蔗,朗姆酒以甘蔗或甘蔗渣为原料,发酵后蒸馏,储于橡木桶。甘蔗或甘蔗渣,几乎不含脂肪,几乎全是糖和淀粉,所以酿的酒几乎不含脂肪酸酯,几乎就是食用酒精。不过,它储于橡木桶,这才聊有风味。朗姆酒不必用食用酒精代替,因为它就是食用酒精。
6.龙舌兰酒。原产墨西哥,也储于橡木桶。龙舌兰是一种含糖植物,酿的酒与朗姆酒类似。
7.日本清酒。以大米为原料,酒精度15%,窖藏1年。有纯粮酿造的,有食用酒精勾兑的,也有纯粮酒加食用酒精的。
放眼世界,就感觉不必谴责食用酒精加香精的中国白酒,但是更觉得传统工艺纯粮固态发酵的中国白酒之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