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与酒科学(10):现代杜康何处寻
(2014-09-09 10:58:42)
标签:
美食纯粮白酒高粱固态 |
分类: 健康话题 |
所要寻找的不是杜康酒,而是继承杜康衣钵的人。
杜康造酒,造的是粮食酒,粮食主要是高粱,为什么用高粱?因为高粱是古代的高产农作物。为什么现在的传统工艺纯粮固态发酵的白酒仍然用高粱?因为几千年来的传统工艺、传统菌种已经适应了高粱,不用高粱,就没有那个味。那个味,与高粱所含的单宁有关,而用于酿酒的其他粮食如小麦、大麦、大米、糯米、玉米、豌豆等都几乎不含单宁。
3斤粮食出1斤酒,而粮食主要用高粱。以高粱用量推算白酒产量,可以按2斤高粱出1斤酒来计算。2012年,中国高粱产量是265万吨。头年的高粱,酿第二年的酒,假设全部用来酿酒,可以酿132万吨酒。2013年,中国白酒产量是1226万吨,减去132万吨,剩下的1094万吨都不是粮食酒。这印证了有关专家所持“90%白酒是酒精勾兑”的说法。由此可见,继承杜康衣钵,坚持传统工艺,用纯粮酿酒的人多么可贵,而纯粮固态发酵的白酒多么难得。
为了区别酒精勾兑白酒和纯粮酿造白酒,早在2005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就推行“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这多好啊,让消费者明明白白喝白酒,但遭到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的抵制,理由是:食用酒精勾兑白酒节约粮食,是中国白酒的发展方向,推行“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是对酒精勾兑白酒的歧视;即使是纯粮固态发酵白酒,加入少量食用酒精,比如5%,也无法检测出来;获得“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以后,不诚信的酒企仍可能以酒精勾兑白酒欺骗消费者。
两个协会,两种声音,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说得都有理。
消费者怎么办?业界专家说,不管什么标志,不管什么名牌,消费者完全可以自己鉴别:半杯白酒对半杯纯净水,如果呈现乳白色浑浊,就是纯粮固态发酵白酒,道理是,在发酵过程中,粮食所含脂肪最终转化为高级脂肪酸乙酯等大分子,它们不溶于水而溶于酒精,溶解度与酒精度成正相关,加水,酒精度降低,溶解度也降低,一部分高级脂肪酸乙酯等大分子析出,却不溶于水,所以酒液呈乳白色浑浊;如果白酒加水呈蓝色,就是纯粮固态发酵白酒里面加了食用酒精,而食用酒精不含高级脂肪酸乙酯等大分子,那么酒里的大分子就少了,所以呈蓝色;如果白酒加水不变色,那就不含纯粮固态发酵白酒,全是食用酒精,勾兑的香精,本是低级脂肪酸和低级脂肪酸乙酯,皆溶于水,所以不变色。
值得说明的是,并非只要纯粮固态发酵,就一定能酿出好酒,还有技术呢!技术差,也酿不出好酒。酿好酒的专家,一定是经常待在酿酒车间观察窖池的温度、湿度和通气性,就像待在田间的农学家。可是,很多酒企的技术总监是待在办公室里的。
有一位四川籍的酿酒专家,在河南10年,获得发明专利,年薪60万,一心做现代杜康,要酿一款纯粮固态发酵的前所未有的好酒,人和酒,皆名垂青史。可是,老板不支持,因为食用酒精勾兑香精更赚钱。一气之下,他回了老家,自办酒厂,轻而易举酿出了纯粮固态发酵的前所未有的好酒,堪比四川名酒,胜似四川名酒,书记、县长把他当宝贝。可惜,在当今,这样的继承杜康衣钵的人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