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初春的天气变化无常,且昼夜温差大,一不留神儿就容易发烧咳嗽流鼻涕。春季的到来,让病菌也开始蠢蠢欲动,这个时候预防就显的极为重要了。那我们如何从食物中摄取足够的营养来帮助预防和避免一些不适呢?
首先,春季的饮食养生应该分为三个阶段:
一、初春。
中医讲究“春夏养阳”,在乍暖还寒的时候可以适当使用一些葱姜蒜、韭菜、芥菜等,主要是用来驱散冬天的隐含,可以助春阳生发,而且还有杀菌防病的功效。
二、仲春。
人体肝脏在五行中是属木,中医更是有“春季主肝”之说。春天是肝气最旺的季节,进而也会影响到脾,所以春天的时候容易出现脾胃虚弱等症状。如果春天进补过度,热量摄入过多,就会导致阳气过旺,虚火上升。比方说,口舌生疮、鼻咽干燥、排便不畅、上火长痘等都是上火的表现。所以天气一旦恒定变暖,最好是吃一些清热泻火的食物,避免羊肉和辛辣刺激、生冷硬和油腻的食物。
三、晚春。
晚春时节更是要以清补为主,在适当的摄取蛋白质的同时,绿豆汤、酸梅汤之类的食物也可上桌啦,主要是防止体内积热。
在简单的了解了春天饮食的规律后,咱们来看看具体需要怎么做吧!
乍暖还寒时,能量要充足。
这个时候天气忽冷忽热,实在叫人难以忍受。身体也在承受着季节变换带来的不适。要去适应这个季节的变换,体能消耗也很大,所以在饮食上建议摄入热量较高的食物,比如说,除了谷类还可以适当多来点黄豆、花生、芝麻等食物。天气冷的时候,如果你的身体没有多余的能量来御寒,就可能刺激蛋白质加速分解,导致身体的抵抗力下降而生病。所以这个时候,优质蛋白质万万不可或缺。鸡蛋、鱼类、牛肉和豆制品都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
病菌大作战,果蔬不可少。
气温的逐渐回升,给细菌、病毒和微生物带来了繁殖的力量,活力也随气温升高逐渐增强。但是这个时候正是青黄不接,应季的蔬菜不多,如果饮食单一,定会摄取不到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再加上病菌的侵犯,人体很容易导致疾病。春天常见到口角炎、夜盲症大多是因为蔬果吃的少造成的。所以要注意增加蔬果的比重。像小白菜、油菜、西红柿、柑橘等食物都富含Vc,有抗病毒的作用;胡萝卜、西兰花、等黄绿色蔬菜都是Va的重要来源,Va可以维护正常的视觉功能,保护上皮组织细胞健康,尤其是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的上皮细胞的完整性更是少不了Va的帮忙。另外富含Ve的豆类、芝麻、葵花籽等也是增强身体免疫力必不可少的。
饮食要清淡,补脾来些甜。
清淡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春天的饮食不宜太厚重,最好选用不寒不热,不腻不燥的食材。比如,小麦、荞麦、芝麻、蜂蜜、山药、银耳等。这些性平和缓的食材不仅适合普通人也适合慢性病患者。是增强体质的首选,对于慢病患者,对症食补也会取得明显的效果。二是饮食中需要适当添加一些偏凉的食材。比如,干百合。鸭肉、苦瓜、绿豆等等。脾胃虚,消化差的人,虚不受补,这些食物刚好可以清补;此外,他们还有清热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口干舌燥帮助润肠通便,同时还要尽量避免辛辣刺激,生冷硬的食物。
上面说到春天肝火旺,容易上火,会影响到脾。唐代名医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就是说,这个时候可以来点甘润的食物,加强一下脾胃的功能抵抗肝火。像带甜味的花菜、胡萝卜、柿子椒、大枣、都是很不错的食物。也可以来些红糖、白糖都是很好的选择。
春季正确的饮食可以让身体轻松的换季,帮助缓解身体不适。但是,时刻谨记物无美恶,过则为灾。同时也要根据个体的身体情况,以免春季的食补出现适得其反的情况。
最后,保持愉快的心情,尽情亲近大自然,带上足够的水,再加上适量的运动,让我们一起拥抱春天吧!
*原创博文,媒体转载请告知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马岚
新浪微博:@营养师马岚
E-mail:bigearmalan@hotmail.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