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抓好育人的六大途径之二

(2018-05-08 14:22:27)

二、  文化育人  

班级文化具有很强的渗透性,能够使生活在其中的学生不知不觉,但又自觉自愿地受到熏陶和感染,有些影响甚至会伴随学生的一生。

为学生提供整洁、和谐的教室环境。教室环境是班主任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第一阵地。整洁、和谐的教室环境中便会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激发热爱班集体的情感,从而增强班级凝聚力。教室环境既包括教室内的每一个空间,也包括教室外可利用的区域。干净、整洁应该是所有教室需要具备的最低标准。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各区域、各内容的合理配置,以最大化地对学生发挥教育作用。比如,黑板上方是学生每天抬头就能看到的地方,可以悬挂国旗、张贴班训之类的具有一定连续性的教育内容,以保持班级的精神追求和文化氛围;教室外墙是班级的“名片”,是班级文化的浓缩,可以将班名、班级合影等提升班级凝聚力的精华内容张贴于室外。布置教室环境最终的落脚点不是追求环境表面的标新立异或夺人眼球,而是让学生对身在其中的环境产生认同感,并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这就需要班主任调动班级所有学生的智慧,引导大家围绕班级的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共同做出“因班制宜”的探索,让每一个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班级的温馨与力量。

为学生建设规范、有序的制度。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然有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而规范有序的秩序其实是靠制度来保障的。一个班级的制度通常包括各种班级规约。班级制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主要体现在规范学生在学习、生活、活动等方面的行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民主生活意识。班级制度既要体现其规则属性,更需要制度的文化属性,以文化引领人。比如,班规中要融入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和班级发展愿景;要将班规制度的权力交给学生,班主任要注意发挥好引导作用;面对个体差异,要注意适度调整班规,以学生为本;注重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等。

 

为学生营造高品质的班级生活。高品质的班级生活具有健康、和谐、向上的教育生态,每个学生在这样的班级生活中都能得到全方位、个性化的发展,成长为健全的、和谐的、充满个性和活力的人;每位教师在这样的班级生活中都能体验到职业的幸福,获得专业的成长和生命的浸润。班主任作为班级生活的引导者和学生成长的人生导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用自己的生命状态去影响学生的生命状态;要把班级还给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活动组织、班级工作岗位策划等过程中,在班级生活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对集体的贡献中体验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要悦纳每一个有个性差异的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思想、观点和对班级发展的建议,让班级生活充满生命活力,让班级成为师生心灵的栖息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