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日军执行101协定空袭重庆

分类: 文史 |
在76年前的今天,1940年5月12日,日军执行“101号作战协定”空袭国民政府陪都重庆,企图摧毁中国军民的抗日意志。在日军飞机的连续轰炸下,重庆旧城区几乎全部被大火焚毁。
1940年5月12日到5月30日,日机轰炸重庆13次,出动飞机608架次,投弹419吨。原来,5月初,日本大本营已经指示日本中国派遣军“可自今日起实施空中进攻作战”。接到这一指示后,日本中国派遣军立即命令第三飞行团与海军协作,准备轰炸重庆等城市。
http://s8/mw690/002ZT28Ngy71BWt1SMnd7&690空袭重庆的行动从5月12日正式开始。为集中轰炸重庆,日本海军专门组成以山口多闻海军少将为司令的“联合空袭部队”。5月13日,第三飞行团与“联合空袭部队”达成《陆海军101号作战协定》,决定由陆军派出81架飞机,海军派出212架飞机,“以挫伤敌之抗战意志”。轰炸时间自5月中旬起约三个月。5月19日,日军还从华南调来第十四、第十五航空队,编入“联合空袭部队”。
5月12日这一天,日本“联合空袭部队”为歼灭中国空军,掌握制空权,首先袭击了重庆附近的白市驿机场和梁山机场,并轰炸了成都、温江、南充、宜宾等地。5月20日,日机再次把轰炸重点转向重庆。每天分作二至三批,连日轰炸重庆。重庆市内硝烟弥漫,横尸满地,到处都是废墟。
http://s12/mw690/002ZT28Ngy71BWvyW6fcb&690当然,这仅仅是抗战时期日军长达6年多轰炸重庆中比较集中的一次行动。由于重庆深处中国内陆,日军陆战部队未能进入重庆,对重庆的侵略以轰炸为主。因此,日军的轰炸成为重庆地区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最主要的原因。全面抗战爆发后,重庆成为中国政府的战时首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日本为了彻底“摧毁中国的抗战意志”,达到“迅速结束中国事变”的目的,对重庆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长期的无差别轰炸。
1938年2月18日,日本飞机空袭巴县广阳坝(今南岸区广阳坝)机场,投炸弹12枚,炸伤4人,毁房2栋,这是目前档案文献记载日军飞机第一次对重庆的轰炸。
1944年12月19日,日机轰炸梁平、万州、开县,在开县南雅、灵通乡(今铁桥镇)二保邓氏、陈家两湾上空,先机枪扫射后投小型炸弹100余枚于山林田地,这是目前档案文献记载日军飞机最后一次对重庆的轰炸。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重庆大轰炸持续的时间不再是原来我们认为的3年、4年、5年,而是整整6年零10个月时间。
http://s11/mw690/002ZT28Ngy71BWxfhs62a&690日本对重庆持续6年10个月的轰炸,造成直接伤亡32829人,财产损失100亿法币(根据《重庆市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正式发布的数据),灾民达到172786人。
虽然时隔70余年,但请记住这三个数字——32829、172786、100亿,它们确切地告诉了我们在长达6年的重庆大轰炸中,重庆人民的直接伤亡数据、灾民人数和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