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岩耸峙于鼓浪屿中部偏南,由两块巨石一竖一横相依而立,是龙头山的顶峰,海拔92.7米,为鼓浪屿最高峰,也是鼓浪屿的龙头景点。有这样的说法:“不登日光岩,不算到厦门。”
日光岩俗称“岩仔山”,别名“晃岩”,相传1641年郑成功在这里操练水军,感觉风光远胜过日本的日光山,于是把“晃”字拆开,称之为“日光岩”。
走进日光岩的山门,一块巨石迎门而立,上书“天风海涛”。其下还有两行大字题刻,右为“鼓浪洞天”,刻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这是日光岩最早的题刻,左为“鹭江第一”。上述三大题刻凝练概括,精彩描述了日光岩的风光特色,是日光岩第一景。
进入山门便是日光岩寺,重修于明万历年间,距今有400多年历史。
日光岩虽然不高,但上山路挺陡,岩顶观景台容纳游客有限,需要轮流上下,估计长假期间会排起长队等候。
去鼓浪屿我肯定会避开节假日,也要避开双休日,这样游人才会少,在时间上把攀日光岩又安排在最后,为的是拍照黄昏时的景色,当然奢望能拍到落日和晚霞。
站在观景台上,既可以看到鹭江对面的厦门岛,更可居高临下浏览鼓浪屿的全貌。在充满异国情调的国际历史街区,各种风格的建筑错落有致,每栋房子都会向你述说自己的传奇故事,告诉你曾经的沧桑历史。
往北看,临近鹭江边有一栋圆穹顶的红色建筑叫八卦楼,这是一栋建于清光绪年间、融东西方经典风格于一体的鼓浪屿标志性建筑,与对岸的高楼大厦隔江相望,时间仿佛在这里凝固,相隔一个世纪的建筑和文化一同闯进你的视野,让人感觉似乎格格不入却又水乳交融,就像交响乐中柔和的弦乐和雄浑的管乐奇妙的有机结合。
向西望,电厂的高大烟囱傲然耸立,巨大的船吊一排排伸向码头,这是厦门的海沧开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这里变为现实。
向东望,目极大海的深处,那里便是大小金门,越过那道海峡就是祖国的宝岛台湾。
俯
拍 菽 庄
花 园



厦 门 的 新
地 标(世 贸)双 帆 大 厦

夕阳正慢慢地西坠,柔和的光线穿透云层撒在海面上,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耶稣光。
观景台上拥挤的人群渐渐离去,我尽兴地欣赏四周的景色,拍下了一张又一张感兴趣的照片,但最终并没有看到期待的落日和晚霞,太阳藏到厚重的云层背后去了。晚霞虽然没有让西边的天空灿烂,但周围的海景却更加柔美淡雅。
当我匆匆赶上末班轮渡的时候,鹭江对面的厦门岛已是华灯初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