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建于民国初的私人别墅,位于厦门鼓浪屿岛的南部,背倚日光岩,面朝大海。名字是其主人台湾富绅林尔嘉的字“叔臧”的谐音“菽庄”,园门上方的匾是花1万元润笔费请当时的大总统徐世昌题写的。
1945年抗战胜利后,由于思念家乡和亲人林叔臧返回台湾,1951年在台逝世,1956年林的亲人将别墅献给国家,改为菽庄花园。
林 尔
嘉 先 生
铜 像

菽庄花园有三大艺术特点:其一是“藏海”。即使走到花园门口,甚至走进大门仍然看不见海,一堵石墙挡住了人们的视线,直到转出月亮门,绕过竹林,大海才会突然进入你的视野,达到意外惊喜的效果。瑞士园林专家参观后评价说:我们那里只有藏湖,而你们这里是藏海,十分难得。
巨石上的“海阔天空”四个大字用的是明代大书法家张瑞图的笔书。
其二是“巧借”,园主人把临海的坡面、海湾里的礁石、涨落的潮水都利用起来,围地砌阶,建桥造亭,使原本狭窄的小海湾借助四周的自然美景变成了涵纳大海、层次分明、视野开阔的海上花园。这在中国的任何一座城市和任何一个公园都无法看到,确实令人称奇,这也是菽庄花园最为独到之处。
四十四桥是全园的主景,我原以为是借鉴扬州瘦西湖“二十四桥明月夜”的意境,其实是建桥那年正值园主人44岁,因而得名,看来不经意的偶得也充满诗意。

其三是“动静结合”,中国古典园林讲究叠石垒山,菽庄花园也巧妙地做到了这一点。在临海坡面不是用常规的太湖石,而是用红褐色的火山岩堆垒成一座上下盘旋、曲径迷离的假山。在蓝天碧海的映衬下,色彩首先醒目夺人,设计上又按地支分为“十二洞天”,洞洞相连,可以让孩子们在这里追逐玩耍,欢笑跃动。坡面还建有小亭小阁,在此休憩观景,看长桥安卧,海潮起伏,岸上花团锦簇,海上帆船快艇竞发,将动与静融入同一画面,体现出一种和谐之美。
菽庄花园中由听涛轩改建成的钢琴博物馆也是值得大书一笔的,展出由鼓浪屿旅澳收藏家胡友义先生毕生收藏的世界名古钢琴30台,这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也堪称亚洲之最,使鼓浪屿成为名副其实的琴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