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凉胜境五台山——中台

(2017-05-01 06:04:31)
标签:

龙翻石

演教寺

舍利塔

说法台

文殊菩萨像

分类: 行走祖国

         中台顶亦名翠岩峰,海拔2895米,为五台山五大主峰之第二高度。《清凉山志》载:“巍峦雄旷、翠霭浮空,因为名”,是文殊菩萨开坛讲经说法的地方。

清凉胜境五台山——中台

 

清凉胜境五台山——中台

          接近5月中旬,中台顶仍能见到未化的积雪。

清凉胜境五台山——中台

          中台处于五个台的中心,为一脉相连的东、北、西、中台的发脉之祖,清雍正皇帝有诗云:“五朵青莲簇翠环,峨峨一朵涌中间,”正是对四台环拥中台的生动写照。

    因其位居中,台上的胜景灵迹众多,共32处,最负盛名的当属“龙翻石”。你看那中台顶上,简直就是一片石头的海洋,传说是东海龙王的五位龙子来五台山舞动龙尾,横扫中台顶掀起来的,也有说是女娲炼石补天时留下的,还有说是精卫填海时留下的,总之这遍布堆积的石头都有了灵气。那些朝台的僧人和信众按照自己的祈愿,把石头垒成塔状,或叠加成各种造型。史载,北魏孝文帝曾在中台顶置千许小石浮屠,堂堂天子都如此这般专注虔诚,众僧百姓焉有不效仿之理?所以,经年累月的堆积,竟使台顶远远望去宛若涌动的石头海浪,成为中台一道独特的景观。   

    其实,这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冰川活动留下的遗迹。大约在250万年以前,当地球进入第四纪,大自然一反常态,气候骤然变冷,五台山那时遍布冰川。冰川移动将山体划出槽谷,并携带巨石边刻蚀边滑落至谷底,以后随着山洪和流水的冲刷,这些巨石风化瓦解。而遗留山顶的巨石虽历经风雨,却躲过冰川的强力洗劫,还算安然无恙,所以保留下来。

清凉胜境五台山——中台

 

清凉胜境五台山——中台

清凉胜境五台山——中台

清凉胜境五台山——中台
          中台顶原有隋朝建的演教寺,重修于唐朝,明弘治年间玉禅法师再建,正德七年梵僧杂而只坚又奉命再建,武宗赐额“演教”(取文殊菩萨在此说法之义),康熙第二次朝山来此赐银又加修葺。现原有建筑已荡然无存,仅剩一座造型奇特、蝕迹斑驳的石砌舍利塔,塔身镌刻着众多的佛像。传说,这座塔是唐代的兰谷法师向梵僧索要来若干粒五彩舍利,先铸铁塔藏于内,又建此石塔将铁塔包裹。据说明万历年间塔身将倾,忽一日传来一声炸雷,那塔身重又复位规正,令人称奇!此塔在十年动乱中严重损坏,1985年,圆照寺住持清海法师主持重新修补,方使今日有幸再见。
清凉胜境五台山——中台
          演教寺的西南,传说为文殊菩萨开坛讲经说法之处,故建有文殊说法台。讲台由汉白玉雕砌,四角有四个覆钵式石塔,台前又有一座覆钵式汉白玉祈光塔,为明成化年间秋崖法师同晋主祈光遂愿所建,是中台的一大灵迹。清凉胜境五台山——中台
    五台山的五个台顶都在大兴土木,恢复和重建损毁的庙宇殿堂,再现鼎盛时期的辉煌。其中,中台的建设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因为四台环绕,位居中央,本应成为五台山的中心。演教寺主体已完工的歇山式文殊殿主供孺童文殊菩萨,表明佛教西来,与中国的正统儒家文化相融合。在这里,文殊是一位忠孝双全、集儒学大成的佛门神童。五台山佛教之所以历久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够顺应历史潮流,把佛教融入中国文化元素,使之既成为封建帝王的统治工具,又成为广大信众的信仰和百姓的心理需求。清凉胜境五台山——中台

清凉胜境五台山——中台

清凉胜境五台山——中台


清凉胜境五台山——中台
            殿内殿外,虔心拜佛的香客络绎不绝。
清凉胜境五台山——中台

清凉胜境五台山——中台

清凉胜境五台山——中台

清凉胜境五台山——中台

清凉胜境五台山——中台

清凉胜境五台山——中台

清凉胜境五台山——中台
     五 百 罗 汉 还 未 安 排 归 处清凉胜境五台山——中台
          十年动乱结束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拨乱反正,各地宗教文化景观的建设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普陀山开全国之先河,于1996年在东海之滨营造了镀金铜质观音菩萨立像,引起万众瞩目和海内外热烈反响,成为海天佛国的象征。2006年,又一四大佛教名山的峨眉山,在海拔3099米的金顶,落成了十方普贤菩萨铜质金像,这不仅是佛教文化中不可多得的艺术杰作,得到专家学者的广泛赞誉,同时又为获得双世界遗产的峨眉增光添彩,成为国家的名片。从1995年开始筹划,历时15年,于2010年开光并对外开放的地藏菩萨露天镀金铜像,终于在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落成,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高的佛教造像之一。

    现在,全国佛教造像仍方兴未艾,作为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似乎在这方面落后了。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个朝代的石窟造像高潮,为中华民族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纵观世界文化遗存,高大固然是艺术成就包含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精美和内涵丰富才是艺术的至高追求。我们有理由相信,五台山一定会总结其他佛教名山的经验,营建出与自己的自然山水相融合、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相适应,能流芳百世的文殊菩萨造像。
清凉胜境五台山——中台

清凉胜境五台山——中台

清凉胜境五台山——中台

清凉胜境五台山——中台

清凉胜境五台山——中台

清凉胜境五台山——中台

         博友言泊远赐玉:

                翠岩峰上雪初融,菩萨讲经意纵横。
                青女琵琶弹妙曲,禅歌一曲也含情。

                                                                                             5月22日 20: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