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东铁路留下的印记

(2012-05-09 13:28:37)
标签:

哈铁的前身

局长的洋房

百年的建筑

城市的起源

         哈尔滨有三个老城区,原中东铁路保存下来的建筑大多集中在南岗区,道里区也有一部分。现今的哈尔滨铁路局就是原中东铁路管理局,哈尔滨人管它叫“大石头房子”。这座大楼建于1902——1904年,外墙以青石板饰面,气势恢弘,属于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路局办公大楼对面的哈尔滨铁路文化宫,是原中东铁路俱乐部,1911年建成,折衷主义建筑风格。中东铁路留下的印记
中东铁路留下的印记
     哈市中心的红博广场上,有一座漂亮的欧式小别墅,这是原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沃斯特罗乌莫夫的官邸。建于1920年,砖木结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现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绝大多数哈尔滨人都不知道这座小楼为什么建在这么显眼的地方,更不知道原来的主人是谁,当然我也一样。中东铁路留下的印记
中东铁路留下的印记   
    南岗区联发街是一条不起眼的小街,相隔不远有三座风格相同的别墅。粉刷黄色外墙的是原中东铁路管理局副局长官邸,建于1904年,后为东省行政长官张景惠公馆,解放战争初期曾是解放军四野指挥部,现为南岗展览馆。粉刷橙红色外墙的是原中东铁路管理局副局长阿法纳西耶夫官邸,建于20世纪初,现为哈尔滨知青会馆。明眼人会看出,两栋别墅是一张设计图纸。有点破败的是原中东铁路管理局高级管理人员住宅,三座别墅都属于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另一条小街海关街上保留一座一般管理人员的宿舍,建于1930年,仿古典主义建筑风格。中东铁路留下的印记

 

中东铁路留下的印记
中东铁路留下的印记
中东铁路留下的印记
     现在的哈尔滨火车站建于上世纪60年代,原址曾是中东铁路哈尔滨站,拆毁时还没有定向爆破、近体爆破的技术,结果用坦克车帮助拆除,可见其坚固程度。这张照片是在展览馆翻拍的,算是历史遗迹吧。离火车站不远有一处老宾馆,原来是中东铁路宾馆,建于1901——1903年。日本侵占东北后,1936年改为大和宾馆,现为哈铁宾馆。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中东铁路留下的印记

 

中东铁路留下的印记

     哈尔滨铁路局中心医院现已改为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原为中东铁路中央医院。现今仍存在的建筑有两处:建于1900年的病房,现在是眼视光学门诊,折衷主义建筑风格;建于1907年的红砖楼原是中东铁路中央电话局,后改为中央医院,现在是第四医院办公楼,哥特式建筑风格。


中东铁路留下的印记
     南岗区还有几处中东铁路时期的建筑:位于公司街的原哈尔滨铁路技术学校,建于1906年,砖混结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现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博物馆。位于西大直街的原中东铁路督办公署,建于1910年,折衷主义建筑风格,现为什么单位不详。位于一曼街的原许公学校,建于1924年,是为纪念中东铁路第一任督办许景澄修建的。抗日英雄赵尚志曾在此就学、入党,并组织起哈尔滨最早的学生会,后被无理开除。现为哈尔滨铁路局信访办。中东铁路留下的印记
中东铁路留下的印记
中东铁路留下的印记  
    道里区我仅仅找到两处中东铁路的遗迹:一处是原中东铁路哈尔滨总工厂俱乐部,建于1902年,具有俄罗斯风情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现为道里区文体局和文化宫。另一处是原中东铁路松花江站舍之一,建于1930年,砖木结构,俄罗斯建筑风格。解放后改为江畔餐厅。我太喜欢这个建筑了,从正面和侧面各拍摄一张。中东铁路留下的印记
中东铁路留下的印记

 

中东铁路留下的印记

     道外区仅有一处建筑与中东铁路有关,那就是位于北二十道街的哈尔滨道台府。建于1906年,是清政府光绪年间建立的中东铁路收税衙门,仅存在6年,辛亥革命后撤消,后毁于战乱。2005年,市政府安排在原址复建,现在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东铁路留下的印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