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集体备课定稿
(2024-01-26 17:34:03)七年级音乐第五单元—小调集萃
《无锡景》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无锡景》能用亲切、柔和的语调把江南民歌旋律优美、娇甜软腻的特点唱出来。
2、了解小调及特点,并能将元素运用到歌曲里。.
2、通过对江南美景的体验,学习江南民歌和民间音乐,增强对江南民间音乐文化的热爱,感悟江南丰富的人文内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氛围中用甜美、自豪的声音熟练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装饰音和波音及出现的地方语言“呀”、“末”等衬词所表现出的江苏民歌特有的风格。
上课过程:
一、导入,对比欣赏
1、师:听说我们班的同学都非常喜欢音乐,我们先来听一段音乐,
(播放茉莉花)
(生:会跟音乐轻声哼唱。)
师:提问:你能听出音乐是哪首歌曲的旋律?(课件出示)
生:《茉莉花》。
师:是的,那么这首《茉莉花》是哪个地方的民歌?
生:江苏民歌。
2、师:《茉莉花》是一首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小调。它有许多变体,流行于江苏的这首《茉莉花》是我们最熟悉、旋律最优美的诸多变体中的一首。我们哼唱一两句好吗?
学生:好一朵茉莉花啊,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啊,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儿骂啊。
师:刚才我们大家在唱的过程中有没有体会到我们江南民歌的风格特点应该是怎样的?音乐给你什么印象呢?
生:委婉、柔和(秀美、细腻)。
3、师:是的,所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的美景真的是如诗如画,在音乐家的眼里是一曲娇柔的小调。那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到江苏的无锡走一走
二、新课学习:
学习《无锡景》
1、师唱第一段再播MV,说说看在无锡你欣赏到了哪些美景和特产呢?
生:太湖、惠山、梅园、天下第二泉、泥佛
2、师:好山好水出好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哪些因素,使这些曲子具有如此浓郁的江南民歌风格。
(一)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1、师:听!
(范唱第一段旋律)
说说看,乐曲由那几个音组成?
生:1 2 3 5 6五个音。
没有4、7。
师:观察得很仔细。这就是中国的五声音阶了,只用五个音就可以完成一首乐曲,形成我国特有的民族五声调式,每个音都有一个名称分别叫宫商角徵羽。
2、分析歌谱中出现的音乐记号,画旋律线。
师:接下来,请跟着音乐,
首先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的高低起伏,把旋律线画出来。
(画旋律线)
师:有没有发现旋律线就如一条江南的小河,婉延曲折,连绵不断,特别符合江南的地域特点。
我们来把音串唱一唱;
1216
5653
师:它的旋律是呈下行趋势,
(学生跟着琴视唱旋律)
师:我们看到有很多的连音记号,像一座座小桥,将小河链接,哪这里的旋律要唱得连贯流畅。所以,我们再唱来一次。
3、解决难点
尽管歌曲要求我们唱得连贯流畅,但歌谱中却出现了很多附点节奏,附点节奏一般具有欢快跳跃的特点,所以,这首歌曲我们表现得怎么样呢?
生:柔和中带着俏皮,犹如轻打的鼓点,更体现江南民歌的细腻秀美,
师:我们来试唱一下。师,范唱切分节奏的乐句,学生模仿
在第二个乐句中,比较难唱的地方,来唱一唱
附点音符,前长后短,前重后轻。
两个切分节奏强调一下,前后唱得短而轻,中间唱得强一些。1
4、师:旋律中是哪些元素让你感受到了歌曲的曲折婉转?
(音乐记号及节奏讲解:波音、倚音 )
请学生标出音乐记号
师:这是民歌中非常常见的装饰音,叫波音、前倚音,要唱得短而轻。(老师比较示范一遍,学生学唱)难点解决
师:装饰音最大的作用更能体现楚江南民歌的娇柔甜美的韵味。
整首连唱旋律
(效果不好就改成“啦”)
(二) 填入歌词
a、普通话填词
师:好马配好鞍。这首歌的歌词又有什么特点呢?听!
1、师范唱第一段,再请同学领朗读这一段歌词体会一下歌词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有呀、末等衬词
师:对了,这首歌在每句的停顿处,常用了一些衬词:“呀、末”,你们知道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吗?
生:柔和的语调让听者倍感亲切。
2、师:一般来说地区性的歌曲,是当地的老百姓自己传唱出来的,所以歌词比较口语化,唱起来更加亲切。这首歌曲中就采用了很多的无锡方言,请同学们完整聆听歌曲,学生可试着跟唱,留意一下出现了哪一些无锡方言呢?
生:有惬意、唱拨拉、细细道道、靠拉笃、脚半边都是无锡的方言。
师:是的,加入方言口语,可以增加歌曲的地方味儿,是不是呢!那么,
3、跟着钢琴完整演唱歌曲,特别注意一字多音的地方,唱出江南民歌细腻委婉的韵味。
师: 同学们唱得可真好,下面再来听一段,大家一边听,一边伴奏,一个小节2拍。
(演唱方言版本的《无锡景》。 )
师:这首《无锡景》有什么不同吗?
生:是用方言来唱的。
学习用吴侬软语念歌词
我有一段 情qin
诸zi公 各guo
让我末me
细si细那 道de道末me
c、跟伴奏唱一段吴侬软语
7、总结:
a、江南民歌的音乐特点:
江南民歌曲折婉转,清丽流畅。吴方言小腔调的软、糯、甜、媚的演唱更让他具有温柔、含蓄、缠绵的音乐特质。
b、介绍中国的民歌大致分三大题材:号子、山歌、小调
小调: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当中以及婚丧节庆时用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
特点:
常用叙事与抒情相交融的表现手法。
节拍、节奏较规整,使用节奏类型多样。
旋律进行多呈曲折状态。
常见得曲式结构为起承转合式和对应式。
常会一曲多唱,相同的曲调填上不同的词,地域性很强,常用方言演唱。
三、课外拓展
欣赏《秦淮景》
师:这是民国初年的传唱的《无锡景》,那时的无锡城啊只是一座古朴的小城,我们刚刚学唱的是解放后传唱的《无锡景》了
四:尝试创作。
我们也来充当小小词作家,唱唱我们现在的家乡新面貌呢?
老师给出范本,并范唱一遍。
学生讨论并尝试创作(可介绍平阳,历史文化,名人,自然资源丰富)。
展示学生作品,并一起来唱一唱。
五、小结:
师:音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同地区的音乐作品,往往具有不同的音乐风格。我们在课后要多去接近和了解民间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