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移风易俗的年代第二部第十六回

(2024-11-24 21:41:22)
标签:

杂谈

分类: 移风易俗的年代第二部

  第十六回:笔砚山上留下空炭窑   学生住校有了好条件

       肖佐人曾经砍过多年烧柴,自然驾轻路熟,他一边走,一边细心观察,虽然看到沿途砍了不少大树,用树干大做风箱,也有一些树枝散落,却不能去捡,因为生产队公共食堂也要烧柴。
       终于到了笔砚山,满山的杂树全砍光了,到处是己经半干的树枝,肖佐人估计足夠全体学生捡缚,如是下了命令:"在这皃上山去捡,一定注意安全,莫伤了手脚,听到第二次哨声就得下山回校。"
       学生们蜂拥而上,一边捡柴,一边寻找野果子,叫的叫,笑的笑,热闹极了。
       肖佐人立即动手捡柴,他也带了一付绳索扁担,他很快就缚了两大捆,估计有一百三、四十斤,足夠了,就到处去看,发现好几座炭窑,里面全是灰烬,一它碎木炭也冇见到,可见这里也没烧成功。
       肖佐人想起那个烧炭民工的话:"是哪只大蠢猪把龙五闯斃了,有他在,还怕烧不出好炭!"不禁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汪兰芳虽是三十多岁的女老师,竟也套双草鞋,在山上爬来爬去,她不捡柴,只是尖着嗓子不断喊:"注意安全,莫戳了脚,莫伤了手!"
       没有手表,肖佐人只能凭太阳的位置来判断时间,他吹了一声长哨、(他是体育老师,一只哨子常年挂在脖子上)大声叫喊:"抓紧些!快!快!"
       五年级的大学生又是第一批挑柴下了山,萧雪云笑着对佐老师道:"我带路先囘校,行不?",
       佐人知道她是萧家坪人,路熟得很,便同意由她带下了山的先走;先走的自然都是五、六年级的,三、四年级的仍在山上。
       渐渐地有些三、四年级的学生背着柴下了山,佐人看见毛弟竟担了两小捆,笑咪咪地经过,佐人问:"捡了什么野果子没有?"
      "屁!一粒洋桃饭也冇(没有)寻到!"毛弟气冲冲地接着道:"也冇看到猫梨子。"
       佐人估计毛弟的超过了四十斤,便道:"你的太重了,可以少一点。"
      "有几个女同学在那里哭,她们还只捡到几根咧!"毛弟又道:"我答应分几根把她们。"
       佐人听了,马上上山去寻,果真看见两个瘦精精的女学生在哭,汪老师在批评:"寻什么洋桃饭,要先捡好柴再去寻嘛!蠢傢伙 !"
       肖佐人发觉山上的树枝己经捡光了,她们每人只有一小把,不足二十斤,实在凑不足了,便道:"莫哭了,山上没有了,囘去我补足你们的指标。"
       两个女孩才不哭了,肖佐人吹响第二次哨子,大叫:"下山囘校了!下山回校了!"然后对汪老师道:"您带学生先走、我走最后。"
       农家的孩子从小就要参加劳动,这两年还下田挣工分,都吃得苦,耐得劳;只是进冲弄柴,却多是头一次,尤其是河谷平原的三、四年级的学生,都希望在山上捡到野果子吃,可寻来寻去只从荆棘丛中摘到几个糖葫芦(金樱子)。
        肖佐人估摸野果子早被烧炭的捡净了,如是朝山里大叫:"野果子早冇得(没有)了,下山回校去啊!"
       听到喊声,几个在灌木丛中寻野果的学生才恋恋不舍,背起树枝下了山;其中一个对佐老师道:"山上没人了,都下来了。"
       肖佐人还是不放心,用劲吹响哨子,大声呼喊,
移风易俗的年代第二部第十六回哨声震动山谷,传来响亮的回声:"下山啰!囘校啰!"

       好一陣不见有人下山,眼看太阳快要当顶,肖佐人这才担起那百多斤的树枝,急急地往前追;还好,这第一天很顺利,学生一个不少地囘到了学校。
       胖头鱼还在给学生过秤,王子尉老师登记;佐人放下担子,看见那两个瘦精精的女学生畏畏缩缩,不敢上前,知道她们完不成指标,就一人给了一大把。
       轻架鸟看到老草厂堆满了半干的树枝,高兴得合不拢嘴;王子蔚老师报告:"五年级人人超额,其他年级个个达标,佐老师还有一百一"
      轻架鸟笑道:"好极了!好极了!住校有条件了,明天接着干!"
      肖佐人正在将老草厂的柴码砌好,教导主任麦氏拿着一封信笑眯眯地道:"佐人,你北京来的信!"
       原来邮政局也搞大跃进,乡村小学都通了邮路,信、报纸直接送到校;佐人听说是北京来的信,猜想可能是北航的满舅寄来的,可接到手上一看,不对,是谁呢?请看下一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