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哲学一二

(2017-04-16 18:41:25)
分类: 思维
居然要写哲学,因为听了“得到”关于《世界第一好懂的哲学课》的音频。
我自认为的好懂,就是一目了然,看了就懂了。这个所谓的第一好懂,对我来说,还是需要想想的。
音频里主要讲了其中2位哲学家以及他们的某个哲学理论:
1.亚里士多德:拥有美德的人生就是幸福的人生。
乍一看,我是真没看明白,美德和幸福有什么关系?美德就是美好的品德,难不成就像蔡康永老师在《奇葩说》里说的,“美德能让我们死的时候感到安宁”,就是没有害过人,甚至帮过人,就能获得平静,感受到幸福吗?
完全不是。
我们感到不幸福的时候,通常是行为违背我们追求幸福的意愿的时候。通常来自外力或者无知导致。比如说下暴雨飞机停飞,计划了1年的旅行计划就此泡汤,这是不可控制的外力带来的不幸福,这比较容易理解。关于无知,包括无意识的无知和有意识的无知(明知故犯)。前者就是我在上飞机前不小心把护照弄丢了,计划了1年的旅行计划就此泡汤,我很不幸福;而后者就是我明知道明天一早要赶飞机,今天晚上就应该先整理好东西再睡,但是我就是偷懒,想明天整理也不迟,结果第二天匆忙整理之后,到了飞机场发现没带护照,计划了1年的旅行计划就此泡汤,我很不幸福。
其中,明知故犯是最普遍也是最可怕的行为,因为它被欲望所驱使,缺失了理性的选择。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理性,而动物没有。
那和美德有什么关系呢?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就是依靠理性来选择正确行为的一种习惯。就是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通过理性选择该做的,这就是美德,这就能获得幸福。那怎么理性地进行选择呢?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的选择就是选择适当的行为,基于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依据客观、具体的现实。比如说你要理性选择成为怎样的人?超人还是成为企业家?那想比超人呢,企业家就是相对客观能实现的理性选择。而如果想成为人大代表,就是非理性的选择,因为人大代表是由别人来决定的行为,是你不能控制的,那就不是一个理性的选择,我们要选择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
所以,让理性选择成为我们的习惯,我们就是有美德的人,也就能成为拥有幸福的人。
写到这里,我发现哲学也太理性了吧。关于上述可以在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进行深究。

2.萨特:存在先于本质。
看到这个点,我就蒙了,什么东东,每个字都认识,放在一起怎么感觉这么抽象捏。让萨特哲学家好好讲讲。
萨特是无神论的存在主义的鼻祖,写过《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存在主义”的流派主要有:有神论的存在主义、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存在主义。“存在主义”说人本身没有任何意义,但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活出精彩。
存在主义者们存在一个共识,就是人类的存在先于本质”,就是人是先存在,后来才有了本质,而本质就是每个人自己选择成为怎样的人,并在别人眼中成为了怎样的人,而这些是事先并没有设计好的,都是后天自我塑造的,这也叫“主体性”。但是除了人之外,还有其他东西是本质先于存在的,比如说我们现在用的东西大多如此,像一个杯子,都是先有一个设计方案,一个生产方案,制造出来了才形成了存在。
萨特说,既然我们人类有主体性,进行了自我选择,就要为自己的选择背负对全人类的责任。比如我现在选择结婚,就会促进人类往一夫一妻制的方向进行,这还没完,我推动了人类往一夫一妻制发展,这个制度之后就成为了社会习惯,其他后来人,从一出生就被规定了实行这个制度,而他必须沿袭这个制度生存,不能破坏,破坏了就会遭到社会的唾骂。所以我的选择控制了别人的命运,我就要承担这个责任。
萨特有个女朋友叫波伏娃,他们俩一生都没有选择结婚。因为波伏娃发现女人虽然也作为人类,却是本质先于存在的。女性在存在之前,就被赋予了各种本质:脆弱、被动、温顺、男人的妻子...这些本质强行改变了女性的存在,强行剥夺了女性的自主权。波伏娃有句名言:女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被塑造成女性的。为了抵抗这种改变,波伏娃和萨特没有选择结婚,以此来让我们反思女性的处境和地位。

好了,写得我头昏眼花的。这本《世界第一好懂的哲学课》就是总结了很多哲学家的观点,并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来帮助我们理解哲学,挺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