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愤怒:没什么大不了的
(2017-03-23 15:41:07)分类: 情绪管理 |
看到题目,就觉得好难啊!此时,就看到了《控制愤怒》的音频,来自“得到”的“每天听本书”。
单独来说健康的情绪反应下的理性信念,作者认为理性信念是自己可选择的,可决定的,可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成的。怎么培养理性的信念呢?有三个主要方法:
为什么觉得难呢?因为近几天我又向儿子展示了我的愤怒,并在看到我儿子的爸爸时,更加愤怒。其实愤怒过后,就会觉得很失落,因为自己没法控制自己。虽然我意识到我要爆发了,但是我没有办法在当下立刻收住。之前以为自己已经能够很好地做到了,结果证明还是不行。
愤怒的坏处真的是很多:容易导致暴力,像我这样扔东西,当然扔之前会考虑这东西是否容易被摔坏。此时我发现一旦愤怒爆发了,就会停不下来,直到愤怒熄灭,而愤怒如果一下子控制住了,那就是控制住了,不会再爆发,所有有说愤怒的时候,先压制几分钟。扯远了。愤怒容易导致不能理性思考,而做出错误决策,特别容易自暴自弃而两手一摊,随便做决定。愤怒其实最伤的还是自己,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都是受挫的。
作者说我对愤怒常有5个误区:
1.发泄了就好了。容易导致重复对同一件事产生愤怒,而产生沮丧等心理问题,而且一愤怒就发泄,太纵容自己的情绪,会导致越来越容易愤怒。
2.暂停愤怒。这是逃避。当愤怒来临,硬是让自己不要想不要想不要想,转移注意力,其实是无视自己的感受,会被闷坏的。
3.为了满足欲望。这种小朋友身上比较常见。不买东西我就故意生气撒泼,让你抹不开面,让你受不了。这类故意愤怒会变成真的愤怒。
4.研究问题。仅仅研究愤怒是怎么产生的,而没有去找解决方案,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5.认为是外部因素引起。愤怒都是自己产生的情绪,无关乎外部因素。
这里开始进入正题,作者认为愤怒的真正原因在于:ABC中的B。
解释一下:导致愤怒的不是外部因素,而是自己对于外部因素的反应。A代表外部刺激,B代表自己的信念,C代表愤怒情绪。公式:A*B=C。其中A是定量,所以C的大小来自于B。我们只有改变我们的信念,即对外部刺激的惯常反应,就能够控制C。
我们面对外部刺激,有健康的情绪反应和不健康的情绪反应:
1.健康的情绪反应:悲哀、遗憾、迷茫、痛苦、烦恼等。这些都是理性信念。
2.不健康的情绪反应:抑郁、愤怒、暴躁、焦虑、憎恨等。这些都是非理性信念。有3个原因导致:
- 绝对的要求:我必须肯定一定要达到目标,我儿子一定要上名牌大学...太强烈的欲望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崩溃,走极端。而达到目标的影响因素除了自己以外,还有很多外在因素。所以说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 过分概括化:喜欢定性。比如老公没按时起床,就认定老公懒惰没有责任心,就容易生老公的气,接着生自己的气。
- 习惯放大不利事件的程度和影响:就是反应过激,容易把一件小事无限扩大,比如挨了一次领导的骂,就觉得被领导侮辱了人格,或者怀疑自己的能力,或者觉得今后领导不再信任自己,给自己穿小鞋。容易进入之前《落差》文章里提到的假烦恼的陷阱。
1.思维方法:就是质疑法。当外部事件刺激你的时候,你需要质疑你思维里的理性信念和非理性信念。查明自己的非理性信念是什么,辨别非理性信念和理性信念,然后针对非理性信念进行辩论,从而不掉进假烦恼的坑。比如说我再三提醒儿子水杯好好拿着,不要撒开,结果还是撒开,此时,我的非理性信念就是愤怒,第2点不知道怎么用,对愤怒进行辩论,比如为什么愤怒,愤怒有什么结果,对我有什么影响,对儿子有什么影响。其实一是小孩子小,本来平衡能力还不行,二是小孩子小,不能兼顾一边走路一边稳稳地拿着水杯,三是小孩子本来就好动,贪玩。其实都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其实就是理性思考为什么产生这样的结果。
2.情绪方法:进行自我选择和认可,理性情绪想象美好的事情来改变这种感觉。当愤怒的时候,可以先认可自己的愤怒,告诉自己愤怒是正常的,然后想象和对方以前的美好时刻,来缓解愤怒的情绪。另外还有羞愧感训练。
3.行为方法:通过做一些行为来改变自己的思维方法,我觉得如下真的是很好的建议,我们有时候为小事而愤怒,就意味着我们脑袋和心里只装小事,就是自己的心胸和眼界不够宽广,所以我们需要让自己经历更多,挑战更多,才能放开自己的心胸。
- 与让自己愤怒的人保持联系,培养自己的心胸;
- 做几件冒险的事,比如穿一件招摇的衣服,众目睽睽下问一个大家会认为很傻的问题等;
- 冒被拒绝的风险,想几件你要做,又害怕被拒绝的事情,然后去做,被拒绝后,坚持说服他们同意,如果最后还是没有同意,就迟些时候再提;
- 冒拒绝他人的风险,想几件你不好意思拒绝,或为取悦他人而违心做的事情,友好并坚决地拒绝;
- 做几件荒唐或者丢脸的事情,就是羞愧感训练;
- 故意让人知道,你搞砸了某件重要的事情;
- 冷静地坚持自己的权利;
- 鼓起勇气对抗他人;
- 角色扮演、虚拟争吵和争斗;
- 对可能会出现的不公平事件,做好事先准备;
- 明确区分自信行为与攻击性行为。
4.其他方法:学会放松;冥想法;学会接受一个愤怒的自己。
有一句有点绕但是很准确的描述:焦虑,来自你对自己的非理性信念,而愤怒,来自于你对他人的非理性信念。通常,产生愤怒的非理性信念,会责备他人;产生焦虑的非理性信念,会责备自己;产生抑郁的非理性信念,有时会责备客观条件。
最后的金句:人生最好的时光,就是当你认清“你所有的问题都是由你而生”之后。这样你才能意识到,只有你才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所以,不要让外部环境、无关紧要的人来影响我们的情绪,影响我们的人生。
前一篇:小小的创新,大大的创意
后一篇: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