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要有耐心、要有耐心、要有耐心

(2017-01-12 15:48:17)
标签:

杂谈

分类: 育儿

今天看了订阅号,提及三个词“要有耐心、要有耐心、要有耐心。”

突然我的小小心脏“咯噔”一下,一句感叹句涌上来“我怎么如此烦躁?”

为什么我现在如此烦躁?

急匆匆地每天去列清单,急匆匆地去倒杯水喝,急匆匆地进行英语翻译,急匆匆地去记录时间,急匆匆地在每日目标清单中去打勾...

我开始问自己问题:

我是为了完成目标而完成目标吗?为了打勾而打勾吗?打勾了,就算真的完成了吗?我为什么如此烦躁?是因为觉得时间来不及了吗?是因为每天的任务都没有完成吗?

回答是:

我是为了完成目标而完成目标,我是为了打勾而打勾的。打勾了,我自己默认自己就是做完了。我很烦躁的根本原因就是前一条的答案。我在为了学习而学习,我没有吸收,我没有复盘,这些东西都还不是我的。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其实全部都是浪费的,因为我花完的时间,当我夜晚躺在床上的时候,我压根想不起来我学到了什么。于是我焦虑,我失眠。

学习中,应该重视量还是重视质?

常说量变达到质变,这句话一定程度上促使我为了追求量,而完全不顾及质。总认为如果我的阅读量上去了,总有一天突然,我就学富五车了。但是量变达到质变,这个定律可以用在所有的事情上吗?或者说,可以用在学习这件事情上吗?

似乎我已经忘记了量变达到质变,也是有前提的。比如,在学校的时候学习文言文,要求背下来,不是说拿到书,老师说背吧,我就背了。而是会讲解文言文,试图让你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背,如果你理解不了,那才直接去背。小时候,背唐诗宋词,也是一样。老师会讲解诗词的含义,讲解完了才去背。只有当发现你压根理解不了的时候,才会直接让你背的。再拿高三学习生物的时候的例子 ,我们基本的学习内容就是反复做试卷,一份试卷要做好多次,为什么?因为生物课的一些内容不是那么好理解的,那么在你无法理解的时候,就是反复做反复做,做大量的试卷,别无他法。

所以追求量变达到质变的前提就是,当你不能理解,当你有你的局限的时候,你就去追求量,在追求量的过程中,还要去思考自己能不能理解,不能理解就再追求量。而当你能理解,能思考的时候,你就应该去追求质,再去追求量。因为你学习的目标就是理解你所学习的东西,化为自己的东西。

那怎么追求质呢?

英语学习时,对于每天的文章进行翻译,将重要的字或句子,写一遍,感受一下。翻译完成后,整篇文章再想想写了些什么。在晚上的讲解后,整理笔记,把比较经典的句子和单词摘录下来。

在订阅号等碎片化的阅读后。都要进行总结,写下学习的内容。不要就看过就完事了。如果写不出内容,那就把原文章打一遍,增加记忆。

那么我只有这么点时间,如果我还要复习,还要整理笔记,那么我能做的事情又减少了。怎么办?学会取舍,相信高质量的学习胜过一切。

但是请记住:

千万不要以为你看到了一篇文章,非常精彩,收藏一下,将来再好好看。那你太高估自己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