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书笔记 |
为什么大规模保障房不能降低房价?
按照供需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来说,供给增加,价格就会降低。
但是房子不是商品,是服务。
商品,比如一个勺子,如果增加了供给,价格必将下跌。
而房子是服务,它涉及品质,材料,地段等种种因素。它会因地段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服务,并导致不同的价格。而一个勺子,在任何地段上,它的价格差异不会很大。
大规模保障房是政府所建,它的服务品质不会高。因为售价低,所以政府的建设预算肯定不会相差太多,房子本身的质量肯定是有折扣的,这从一般保障房不会是高楼而看出。而它的服务质量,如果是委托民营机构来提供,民营机构很可能会因为有政府兜底而提供不过关的服务质量,而住房者因为是在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而不会有过高要求。如果它的服务完全由政府安排,更不会有好的服务质量,这从现在的一些政府办事大厅的情况可以推导出。
大规模保障房面对的是一二线城市的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这部分人,不是推动房价往上涨的原因,所以也不会降低房价。建立大规模保障房,必定不会在市中心的位置,在边缘位置将低收入人群圈起来,有什么好处?没有好处。偏僻地区配套设施不足,聚集的大部分为低收入和老龄化群体,容易引发一些社会问题,比如安全、教育等。
因此,通过建设保障房不能降低房价,要提高保障房的功能品质,只有交给市场上的企业来做,才能更好地进行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