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模型理论第二册连载十三:上涨初始模型的一般规律(下)

(2017-03-10 12:55:24)
标签:

模型理论

孙国生

连载

分类: 模型理论2


在昨天的连载中,我们发现在图 1.2.G 上涨初始模型中,当出现 E 点低于 A 点这种违背一般规律的情况时,股价运行的趋势将出现强势反转。那么,这种情况是一种偶然的个例还是一种必然的规律?

事实说明一切,我们来看下面一个案例:

模型理论第二册连载十三:上涨初始模型的一般规律(下)

1.2.H 上证指数中的箱体 4

1.2.H 是上证指数上涨初始模型(图 1.2.A)中的箱体 4,箱体中,指数的走势形成了上涨初始模型,分别将股价的高低点标记为 ABCDE,指数在 19995 月从最低点 1047.833A 点)开始拉升,经过两波上涨和两波下跌之后,最终在 20056 月出现最低点998.228E 点),之后指数开始上涨,经过 2005910 月连续两个月的调整之后,股价开始出现长达两年的连续上涨,之后在 200710 月出现高点6124.044,从1000 点之下涨到 6000 点,涨幅逾 500%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在上涨初始模型中,当 E 点跌破 A 点且DE>BC 时,反转的趋势会更加强烈,往往一触即发。如果我们发现这样的走势,只需要等到反转信号出现即可择机入场获取利润。

上涨初始模型有着这样的规律,那么下跌初始模型中又有着什么样的规律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