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模型理论第二册连载十四:下跌初始模型的一般规律(上)

(2017-03-10 13:04:22)
标签:

模型理论

孙国生

连载

分类: 模型理论2

连载十四:下跌初始模型的一般规律(上)模型理论

上涨初始模型是一种适用于长周期下的操作模式,是一种典型的守株待兔式的操作风格,上涨演化的下跌常常被认为是纯市场能量自主运行的结果,也就是说上涨初始模型的技术可靠度是很高的,当然这是相对于下跌初始模型而言的。

技术分析界几乎都认同的一个观点是股价的上涨是人为推动的,而下跌时却不需要人为推动,这句话告诉我们技术分析会更适用于下降波动的研究,或者说股价在下降时一般不受人为因素影响,因而技术分析的方法在下降趋势中运用效果会更好。我们再来看一个下跌初始模型的案例,如图 1.2.I 所示:

模型理论第二册连载十四:下跌初始模型的一般规律(上)

1.2.I 深证成指的月 K 线走势图

1.2.I 是深证成指的月 K 线走势图,在图中出现了五个下跌初始模型(箱体 1-5),首先来看第一个下跌初始模型(箱体 1)。19975 月深证成指出现长上影线,见到最高点 6103.62A1),之后开始出现下跌(A1-B1),在两年后,也就是 19995 月出现长下影线,最低点2521.081B1);形成底部之后开始上涨(B1-C1),一个月后出现高点4896.042C1),见顶调整到199912 月,最低点 3284.794D1),之后指数出现暴涨,直到 20008 月的 5062.287 点(E1)。连接高低点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下跌初始模型。第二波上涨拉升 1777.493 点,振幅为54.11%

第一个箱体

第一波下跌 A1-B16103.62 点至2521.081

其后演化

第一波上涨 B1-C12521.081 点至4896.042

第二波上涨 D1-E13284.794 点至 5062.287

中间一波下跌 C1-D14896.042 点至3284.794

第二个箱体是 20014 月到 20036 月,指数从 20014 月最高点 5091.457A2)开始出现下跌(A2-B2),直到 20021 月出现长下影线止跌,最低跌至 2261.907 点(B2),止跌之后指数开始上涨(B2-C2),20027 月涨到 3586.059 点(C2),见顶之后股价继续调整,到 20031 月见底,最低跌至2673.250D2),之后指数开始最后一波拉升(D2-E2),同年 4 月达到高点 3525.869E2)。第二波上涨拉升 852.619 点,区间振幅为 31.89%

第二个箱体

第一波下跌(A2-B2):5091.457 点至2261.907

其后演化

第一波上涨(B2-C2):2261.907 点至3586.059

第二波上涨(D2-E2):2673.250 点至3525.869

中间一波下跌(C2-D2):3586.059 点至2673.250

第三个箱体是从 20044 月到 200710 月,指数从4187.230 开始(A3)出现一轮下跌,直到 20056 月在 2590.533 止跌(B3),之后指数开始上升(B3-C3),20058 月出现高点 3147.565C3),见顶之后股价进入第二波下跌(C3-D3),同年 11 月达到低点2593.325D3),之后股价进入最后一波长达 23 个月的上涨(D3-E3),演绎最后的疯狂,最终达到 200710 月的 19600.026 点(E3),上涨 17006.701 个点,振幅达 655.79%。连接高低点,在第三个箱体中形成下跌初始模型。

第三个箱体

第一波下跌(A3-B3):4187.230 点至2590.533

其后演化

第一波上涨(B3-C3):2590.533 点至3147.565

第二波上涨(D3-E3):2593.325 点至19600.026

中间一波下跌(C3-D3):3147.565 点至2593.3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