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模型理论第二册连载十一:上涨初始模型的一般规律(上)

(2017-03-02 22:27:15)
标签:

模型理论

孙国生

连载

分类: 模型理论2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刻的理解上涨初始模型,如图1.2.D,我们以字母 ABCDE 来标记上涨初始模型中的高低点,我们可以看到,在模型中的 E 点,风险得到了充分的释放,而且往往预示着新的行情即将产生。

模型理论第二册连载十一:上涨初始模型的一般规律(上)

1.2.D 上涨初始模型

同时在标准的上涨初始模型中,第二波下跌的低点在正常的状态下一般不会创出前期的低点,也就是 E 点高于 A 点。同时,在模型中,上涨和下跌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存在着 BC这样的一般规律。

我们来看下面的案例: 1.2.E;P22

1.2.E 中冠 A 的月线图走势

如图 1.2.E000018-- 中冠 A 的月线图走势,连接股价的高低点形成了两个上涨初始模型,分别标记为 ABCDEA'B'C'D'E',在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E 点高于 A 点且 E' 点高于 A' 点(图中蓝色标注),由于第一个上涨初始模型的终点恰好是第二个上涨初始模型的起点,所以 E点和 A' 点是同一个点,则两个上涨初始模型中各点位形成的时间和股价分别为:
第一个上涨初始模型

A 点:20057 月,2.429

B 点:20075 月,12.700

C 点:20076 月,6.120

D 点:20081 月,9.770

EA’)点:200811 月,2.960
第二个上涨初始模型

EA’)点:200811 月,2.960

B’点:20097 月,10.790

C’点:20099 月,7.000

D’点:200911 月,10.780

E' 点:20107 月,6.250

通过上面列举的各点位数据,我们可以轻易的计算出上涨初始模型中每一波上涨 / 下跌的幅度和持续时间,BC:用时1 个月,下跌 6.58 元;DE:用时 10 个月,下跌 6.81 元;AB:用时 21 个月,上涨 10.27 元;B'C':用时两个月,下跌 2.21 元;D'E':用时 8 个月,下跌 4.53 元;A'B':用时 8 个月,上涨 7.83 元。

通过数据统计,我们看到在第一个上涨初始模型中股价不论从运行的时间还是涨跌空间的角度都存在 BC的规律,但在第二个上涨初始模型中,空间上符合B'C',而时间上 A'B' D'E' 同样都是运行了 8 个月,这种情况是否违背了上涨初始模型的一般规律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