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理论第二册连载连载十:初始模型基础实战

标签:
模型理论孙国生连载 |
分类: 模型理论2 |
对于长期的上涨初始模型,只要耐心的等待第二波下跌的结束,此时入场是风险最低且利润最大的。如图 1.2.C 所示:
图 1.2.C 南方航空的月 K 线走势图
图 1.2.C 是 600029-- 南方航空的月 K 线走势图。箱体 1 中股价在2003 年上市后出现了一轮上涨(AB),最低从 2.31 元(A 点)开始上涨,直到 2004 年 2 月达到 4.23 元(B 点),见顶之后出现了第一轮下跌(BC),最低跌至 2004 年 10 月的 2.44 元(C 点),见底后反弹两个月(CD)至 3.32元(D 点),出现顶部后开始了一大波下跌(DE),最低跌至 2006 年 4 月的 1.35 元(E 点)。连接高低点就可以看出上涨初始模型。在这个上涨初始模型中,第二波的下跌跌穿了前期上涨的低点 2.31 元,演化出来的波段明显的大于之前的上涨,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它仍然遵循两波段下跌的规律。
第一个箱体
第一波上涨 AB:2.31 元至 4.23 元
其后演化
第一波下跌 BC:4.23 元至 2.44 元
第二波下跌 DE:3.32 元至 1.35 元
中间一波上涨 CD:2.44 元至 3.32 元
箱体 1 中上涨初始模型结束(即 E 点出现)之后,股价经过一次小规模调整,从 2006 年 8 月的 1.37 元开始迅速拉升,直到 2007 年 9 月出现高点18.73 元。若我们从 E 点入场,则可获得超过 12 倍的收益。
第二个箱体的时间是从 2006 年至 2014 年,先是从2006 年 4 月的 1.35元(a 点)上涨至 2007 年 9 月的 18.79 元(b 点),其后股价快速下跌,最低跌至 2008 年 11 月的 2.45 元(c 点),见底之后开始出现中期上涨(cd),直到 2010 年 10 月达到 12.02 元(d 点),最后股价出现了第二次的下跌(de),这一次持续的时间比之前更长,终止于 2014 年 6 月的 2.21 元(e点)。连接高低点,形成上涨初始模型。
第二个箱体
第一波上涨 ab:1.35 元至 18.79 元
其后演化
第一波下跌 bc:18.79 元至 2.45 元
第二波下跌 de:12.02 元至 2.21 元
中间一波上涨 cd:2.45 元至 12.02 元
箱体 2 中,2014 年 6 月 e 点出现之后,股价开始了长达一年连续上涨,最终涨到16.68元,若投资者从e点买入,一年之后,可获得六倍暴利。所以,每当发现这样的股票,对投资者而言就是静观其变,等待机会。
当然这只是上涨初始模型的基础应用,其研究价值远大于实战价值,深入研究初始模型,发现其中的规律能够对投资者的投资起到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