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中记录法运用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2023-06-29 11:04:34)
分类: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记录课题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中记录法运用的实践与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缘由

    在省级课题《基于课程游戏化理念的幼儿园“说画”项目开发研究》的有序开展下,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涂鸦表现力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在涂鸦活动中发现孩子们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思考,但表达的方式仍比较单一。结合之前开展的手影游戏、滴管滴流活动等,我们发现孩子们乐于探索身边的这些现象并有兴趣进行涂鸦记录。同时在之前开展的《窗帘DIY》活动中,孩子们能够采用多种方式对探索的内容进行记录和设计。为此,我们决定在“说画”项目的基础上设立子课题,从科学小实验入手,激发幼儿探究兴趣的同时对幼儿的科学记录方法进行培养研究。

二、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科学小实验中记录法运用的实验研究,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促进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2.通过跟踪观察、定性分析等方式,促使教师不断探索指导幼儿多形式记录的支持性策略,在活动中反思总结,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3.通过一系列科学小实验活动的开展,幼儿逐渐养成爱探究、爱思考、爱记录的习惯,教师慢慢形成一套系统的开展科学活动的模式,为以后的科学探究活动奠定基础,提供支持性策略。

三、研究方法:

记录法:引导幼儿运用图标、数字、符号和电子等多种方式记录和表达自己在科学探索中的所见、所思、所想和所做。

文献法:对相关文献(科学记录理论专著及幼儿作品、课程资料等)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以给本研究带来新研究思路,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观察法:观察儿童记录的作品,观察儿童的表现,通过现场观察及作品观察等形式及时发现儿童的需要及成长。

案例法:将项目开发过程形成案例,进行相互交流、分析,形成规律性经验,寻找出一些更为积极的教育方法。

定性分析法:组织儿童通过集体交流、小组交流、个别交流等方式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充分了解幼儿活动中的兴趣点及发展情况。

四、课题研究内容与过程

(一)研究内容

1.幼儿在科学小实验活动中记录方式运用现状的分析研究。

持续有效地开展科学小实验活动并引导幼儿进行记录,观察收集幼儿记录方式、内容等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后罗列分析幼儿记录方式运用的现状。

2.幼儿园科学实验中不同记录法运用的实践研究。

通过交流、讨论、再实验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幼儿运用多种记录方式进行记录。

3.幼儿园科学小实验中记录的案例研究。

通过跟踪式观察研究的方式,针对个案进行研究整理。

4.幼儿园科学小实验中支持记录运用策略的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通过交流分享、展示、评比等活动形式,引导幼儿在科学小实验中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记录。

(二)研究过程

1.申报阶段(2020.3~2020.4

1查阅资料,明确课题研究的意义和方向。

2收集资料,分析调查,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完成申报。

2.研究实施阶段2020.42022.11

1明确各成员相关职责。

2全面实施课题研究,及时积累研究资料,不断总结、完善,调整课题实施的进程。

3)观察幼儿在教师指导后的表现以及记录习惯,并做好资料、影集的收集。

4)进行行动研究的记录和分析,做好反思。

3.研究升华阶段2021.42022.12

1)深入分析实施阶段各个方面的问题,对实施的内容做好相应的调整,使实施的更加科学性与发展性。

2)收集教师指导幼儿进行科学记录的策略、方式,撰写经验性文章。

3)请专家对前期研究成果进行论证修缮。

4.研究总结阶段(2023.1~2023.4

1分析整理有关课题的研究资料,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各类文字成果。

2完成本课题研究报告以及有关的专题论文,申请结题鉴定,交流并推广研究成果。

3申请结题,撰写结题报告。

五、课题研究成效

课题《幼儿园科学小实验中记录法运用的实践与研究》于20204月开题论证。开题以来,我们在环境创设、特色活动开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特色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就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措施、研究成果和研究反思作简单汇报:

(一)幼儿的成长:记录变成日常,思考成为习惯

在长达近两年的科学小实验记录活动中,记录渐渐融入幼儿的生活中,他们在日常活动中都会不由自主地用各种方式去记录、去思考。

1.生活馆活动——磨黄豆

注意:幼儿园科学小实验中记录法运用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磨豆子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比较陌生,于是在活动前我们一起认识了磨豆子的工具——石磨和摏桶。在了解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后,孩子们开始自主尝试磨豆子。昕雨小朋友选择了脚踩的石碾,而甜甜则选择了用手的摏桶。活动后,在交流如何磨豆子时,昕雨和甜甜分别拿出涂鸦本上的记录,向小朋友们介绍自己的经验。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中记录法运用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从昕雨的记录中可以看出:先将豆子放入石碾中,再用碾轮来回碾压豆子,直至豆子变成粉末。

 

  甜甜的记录:第一步,准备材料豆子和摏桶。第二步,将豆子放进摏桶中,并用力摏碎豆子。第三步,豆子就变成粉末状了。                                                             

思考:两位小朋友在活动中能想到用记录的方式将磨豆子过程表现出来,说明记录的习惯已经慢慢渗透在他们的一日生活之中了。同时,昕雨小朋友采用了箭头标记来变现出磨豆子的一个过程顺序,而甜甜则是用数字的方式表示每一步骤。在科学小实验的开展下,孩子们不仅有了记录的好习惯,还会善于运用已经了解的记录方法进行日常活动的记录。

 

2.户外活动——建构游戏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中记录法运用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背景:户外建构时,孩子花费了大量时间在搬运积木和商量搭建何种建筑物,因而搭建的不尽兴。

注意:回到教室后,我们开展了关于搭建的谈话活动,通过图片和孩子们一起谈论都搭了什么用了哪些材料。       

熙熙:我们搭了一个家,有客厅,有卧室,卧室里有一张睡觉的床。但是我们还没来得及搭洗澡的浴室和妈妈烧饭的厨房。

玲玲:我们用了很多方形砖做房子的墙,但是想找万能结做餐桌时,都被小朋友们拿走用掉了。             

老师:你们很有创意,只是搭建的时候没有做好计划,所以手忙脚乱的。不如,我们下次搭建前先做好计划,搭什么,需要些什么,这样你们搭的时候就有充足的时间了。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中记录法运用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恬恬:我想到了,就像我们之前记录光影的时候,画两个图,然后一看就很清楚了。就像我今天搭了什么画出来,我下次搭的时候还需要什么,就再画出来。

思考:面对孩子们搭建时间不足的问题,我们一起找到了原因并通过讨论找到了解决方法。图三是小朋友在本次建构游戏结束后的计划安排图。如图所示,通过对比的方式,孩子记录 了今天的建构成果,同时对下次的搭建也有了规划。

孩子们思考如何让自己获得最佳游戏体验,并能有意识地利用记录服务于自己的游戏活动,在思考与记录中他们逐渐养成爱探究、爱思考、爱记录的好习惯。                                         

前期科学小实验中的记录活动,幼儿逐渐熟悉多种记录方式,并利用表格、序号、图画符号等独特的语言记录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在一次次的记录中,孩子们养成先观察,后思考,最后进行记录整理的习惯。随着孩子们思考探索能力不断提高,他们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游戏、活动,都可以用采用各种记录方法进行记录,并且在记录中又有新发现新玩法。记录方法慢慢渗透进孩子们的日常活动中,他们喜爱记录他们的游戏和发现。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在研究过程中,孩子们善于发现问题、忠于探寻答案的性格特征,使得教师在需要掌握丰富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幼儿的探索发展及时提供技术支持。教师们在每次活动前,都充分准备好材料、预设活动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掌握丰富的记录方法等,大大提高了教师们的专业素养能力。

六、研后反思

本课题给幼儿带来了欢乐,给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从事此课题研究以来,我们虽然进步明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研究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困惑,具体思考如下:

    1.如何挑选合适的科学小实验

班级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科学小实验的选择尤其重要。前期我们挑选了材料简单、实验步骤少的“纸巾不湿”实验。实验通过教师们讨论研究一致决定的,确实效果特别好。从简单的实验入手,让孩子们一开始就对记录产生浓厚兴趣。

但是接着后面打两个实验,我们由于对孩子的能力预设要求过高,导致效果不理想。没有充分考虑到孩子们学习发展需要不断地重复和巩固,无法吸收过多的经验。

因此我们思考过后,在结合幼儿日常生活的兴趣点的同时,根据幼儿年龄发展的特点,对小实验进行按分类。根据实验材料的种类数量多少、步骤复杂程度等进行分为一、二、三级,从易到难,从而有效引导幼儿理解实验、完成实验、记录实验。

2.如何将幼儿的记录方式有效提升整理,实现个性化记录

    孩子们的记录方式或多或少收到我们生活中各种经验的启发,这是经验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记录活动中,孩子们会有自己别出心裁的记录方式,例如初期的符号记录,中后期的序号记录和表格记录等。如何引导幼儿在原有的记录基础上,实现个性化记录,即根据面临的不同活动内容有选择的用不同的记录方式进行记录,并添加特有的元素,成为了我们接下来不断研究的重点。

两年多的实践与探索让我们感受到了课题研究对幼儿成长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我们会执著的研究下去,为孩子们打造一片创意的天空。

七:课题组成员与分工

姓名

技术职称

课题组成

课题组中的分工

蔡荣荣

中小学教师

主持人

撰写中期和结题报告指定各阶段实施计划,组织教研实践。

黄姝姝

中小学教师

主要成员

撰写开题报告,课题实施,负责案例集上传

郁文豪

中小学二级教师

主要成员

课题实施,负责资料收集整理。

顾苏庆

中小学三级教师

主要成员

课题实施,负责案例集撰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